首页 » 创新知识 » 创新管理

中国版工业4.0要充分发挥大数据优势

来源:瞭望       发布时间:2015-03-16
大数据是中国工业重要的软优势。而事实上,中国工业产能总体过剩,技术却比较落后,如果能够“软硬兼施”,有可能给中国工业的转型换代一个一步到位的良机。用好我们的大数据资源,对中国版工业4.0意义重大。
    “工业4.0”是发轫于德国的概念,也是德国工业面向新一代信息技术革命,意欲持续创新领先,巩固和增强德国经济竞争力的国家战略。其核心理念是通过工业互联网和物联网等技术手段,实现数字化信息与物理世界完全融合的信息物理系统,从而让整个工业生产流程深度智能化。

  “工业4.0”这个词是德国人发明的,但“工业4.0”这条路,大家都要走。只不过同一条道路,表述各不相同,行动战略也各具特色。德国要用智能工业把产品质量和生产流程优化到极致。美国强调“工业互联网”,并且建立了相应的行业联盟组织,期望发挥自己在信息科技和互联网领域的领先优势,颠覆传统工业。日本则是把宝押在机器人上,期望以机器人来带动尖端IT和尖端制造的全面突破。对比一下这三个主要工业强国最具代表性的新一代工业产品,我们就能够对他们各自版本的“工业4.0”战略有一个感性的认识:德国在努力把信息科技渗透到奔驰和宝马的每一个零件中,美国创造出特斯拉电动车,创造基因抗癌药物,而日本则在一代又一代推出拟人程度越来越高的机器人。

  那么,作为全球规模第一的工业大国,中国版的“工业4.0”道路应该是怎样的?毫无疑问,中国也要做好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机器人这些“硬功夫”。这是本次工业革命的基本特征,我们决不能落后。但在另外一方面,也存在一个可能的倾向,就是仅仅把工业4.0看成生产线上的事,或者单纯的是产品制造的事,而忽视了“软”的方面。

  大数据是中国工业重要的软优势。而事实上,中国工业产能总体过剩,技术却比较落后,如果能够“软硬兼施”,有可能给中国工业的转型换代一个一步到位的良机。用好我们的大数据资源,对中国版工业4.0意义重大。

  首先,大数据能够帮助工业、服务业门整合创新。中国是全世界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国家,跨行业整合创新的空间极其巨大。在这方面,大数据是一个催化剂。IBM有一个汽车行业的客户,通过装在汽车上的物联网,收集驾驶者的驾车习惯,不但能够改进其产品设计,更能跨行业与保险公司合作,推出更有针对性的汽车险种,从而实现了多赢。在我本人熟悉的能源行业,现在全球最领先的企业纷纷投入巨资应用大数据和可视化科技。例如BP公司位于休斯敦的高性能数据处理中心有一台超级计算机,是当今全球最大的商业计算机设备之一。能源行业用来管理地质数据,提升油气勘探发现能力,管理油藏资源和降低生产成本,取得巨大效益。

  其次,大数据能够帮助企业了解消费者偏好,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产品创新和业务模式创新。中国有世界上最大、增长最快的消费市场,所以中国的企业有一个巨大的优势,就是贴近消费市场,有机会更早、更快、更准的推出市场需要的产品和服务。但是这个优势必须通过大数据分析才能够发挥出来。

  再次,大数据能够帮助政府部门和企业进行更科学合理的决策,对于优化企业运营和改善民生具有重大的意义。例如北京市的“绿色地平线”计划,就是利用IBM的大数据分析和认知计算科技来进行北京地区的雾霾预报和应对建议。该项目分为监控、分析预测和决策建议三个功能模块,首先通过散布在北京地区的空气质量检测物联网,实时监控空气质量,然后结合高精度天气、经济地理等数据,进行大规模的数据分析,从而掌握北京地区雾霾形成和发展的规律。最后再对于雾霾的控制给出决策建议。目前这个项目已经将雾霾的预报时间从之前的24小时提升到72小时,精度从之前的100平方公里提升到1平方公里,将能够为首都地区最终应对雾霾挑战提供重要支持。同样的科技,在行业和智慧城市建设当中都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目前我们在大数据驱动传统行业创新方面的潜力还远远没有发挥出来。在这方面,信息科技企业肩负重要的使命。我们应当迅速行动起来,一方面要提升全社会对大数据的认识水平,形成大数据创新的思维,其次,我们要积极跟传统行业结合,开放创新,协作创新,想方设法搞大数据创新。最重要的是积极培养大数据人才,不但帮助高校培养新一代大数据人才,更要与传统行业合作,边创新边学习,在市场一线培养出大量既懂行业、又懂大数据的尖端人才。

  我们相信,大数据是中国走向工业4.0强有力的引擎。如果我们能够像关注互联网一样关注大数据创新,充分发挥这个优势,中国就一定能够牢牢把握住这次工业革命的机会,让“中国制造”再上一个大台阶。 
责任编辑:何军
相关评论
相关知识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