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创新管理

技术创新:我的“投胎论”

  作者:郭朝晖  发布时间:2019-04-09
关键词:技术创新

中国近现代100多年的技术史是向西方学习不断的历史。真正意义上的创新才刚刚开始。在这个漫长的过程中,我们已经习惯于模仿和跟随国外的东西。这个过程是不可避免的,毕竟差距太大。有家著名国企的朋友曾经我说:我们这里的大牌专家,其实都是模仿出名的。为了满足某种需要,我们会把“模仿”、“山寨”定义为“创新”,并美其名曰“自主创新”。

 

谈这些的目的是想说:国人其实并不习惯于真正的创新,尤其是很早就身处管理岗位的领导和以靠靠国家项目和论文养活的科技人员。然而,如果认识区域是空白的,它几乎一定会被错误的观念所占据。创新领域就是这样。

 

我们现在需要创新,是因为与国外的差距接近了,不得不进行创新了。但是,我们还是习惯于模仿。于是,我讲智能制造的时候,经常有人要求:多讲几个案例吧。潜意识中,这些案例是可以直接拿来学的。

 

遗憾的是:现在可以直接拿来学的案例实在太少了。在推进智能制造时,很容易发生这样一种情况:第一个阶段了解了一些原理和案例,觉得很容易。第二个阶段对照自己的采取行动时,却感觉很迷茫。直到进入第三个阶段,把原理搞得通透了、从案例中发现了本质的规律,才真正能够找到出路。

 

1

 

过去,学习别人的东西很容易;现在,学习别人的东西很难。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就是我们真正进入了一个创新的时代,需要自己去动脑子、需要自己有见识。

 

在智能制造领域尤其如此:在我看来,智能制造最常见的价值点就在于用信息通信技术提高自己的管理水平。而每个企业面临的管理问题都是不一样啊!

 

其实,我讲课的时候会谈到很多案例。这些案例几乎都是一听就懂、但不容易模仿。为什么不容易模仿呢?我有个理论叫做:投胎论。

 

在我看来,新技术往往出现在技术难度低、价值大、成本不敏感的地方。符合这三个条件的就叫做“投胎好”。条件不一样时,同样的技术创造的价值就不一样。例如:个性化定制西装可以赚大钱,定制袜子就不一定能赚大钱。新技术、新思想往往在这些地方产生,然后再向别的地方扩散——当然,扩散到可以扩散的地方。

 

对于我的这个观点,有些不同的观点。比如,强调人的重要性。在我看来,两种观点不矛盾:在成千上万家企业中,最适合产生某种新技术的可能只有几十家;这个过程靠“投胎”。但是,在这几十家中到底谁先胜出,则要靠人的努力了。两者可谓“地利”与“人和”的关系。

 

多数企业关心的是:投胎没有投好怎么办?

 

自然要靠后天的努力。每个企业都是不一样的,正如每一个人都是不一样的。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要每天都盯着自己的短处,而忘记发扬自己的长处。有些技术不适合你或者需求不强烈,就不要勉强。后天的努力,就是培养并发扬自己的长处。

 

对于智能制造来说,智能制造发挥特长的地方往往在企业管理上的短板和漏点。企业家要用好智能制造,不要总盯着别人怎么搞、总想拷贝过来,而是要盯着自己的短板、设法去发现自己的不足。“知己知彼百战不殆”。要下决心把自己的短板搞清楚,才能把智能制造搞好。

真正的创新,不是看竞争对手怎么做的、也不是看学者们怎么说的。而是看自己有什么不足、看用户有什么需求。这样才能争取“投个好人家”。

责任编辑:覃晖
相关评论
相关动态
相关知识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