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信息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和网络的普及,信息内容和服务通过多媒体终端的智能化呈现已经成为信息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特征,智能终端已经逐渐渗透到信息技术产业的多个方面,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方式。
近日,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发布了2014年度《智能终端白皮书》。智能终端进入大规模的普及时期,未来,软件和硬件的升级、创新的服务都会对智能终端的发展起到关键影响作用。
从智能终端的产业链和硬件的推进速度来看,智能终端的未来将继续发力终端市场,并逐步取代非智能终端。智能终端当前的市场驱动力来源于硬件和软件的升级,而未来,创新的服务也会对智能终端的发展起到关键的影响作用。
1 高集成度和高性能
从消费类终端看,终端的处理性能直接影响到用户体验。未来,随着集成电路设计能力的提高和集成度的不断发展,智能终端呈现更高的集成度和性能。高集成度体现在智能终端上将更多的功能模块集成到中央处理器中完成,而传统的电脑主板南北桥将会更加模糊,更强功能的处理器和系统将是智能终端未来的发展基础。
智能终端的高性能体现在中央处理器上将继续向高主频和多核方向发展,提高硬件和系统的性能。而多核中央处理器的发展,必将对基于智能终端的应用产生巨大影响,终端应用如何利用多核的协同工作以提升软件运行的效率是未来研究的重点,也是提升终端运行速率的有效手段。
2 更高效的操作系统
操作系统是智能终端的软件灵魂,智能终端的软件开发环境、资源管理的效率和软件运行的效率都和操作系统有一定联系。目前,越来越多的采用ARM处理器架构的国内外嵌入式软硬件开发商和服务提供商都对基于Android平台的开发表示出了更大的兴趣,希望通过Android等开源操作系统,开发出基于Linux、开源和免费软件的数字电视产品。Android开源操作系统给国内数字电视厂商提供了一个新平台,以便开发网络视频、网络下载、内容提供等方面的新应用。在面向各种工业和更多行业的嵌入式智能设备领域,国内嵌入式软件开发商投入到基于ARM架构和Android平台的开发上不仅可以降低成本,也是解决我国缺乏核心技术的一个出路。
目前Android和iOS操作系统占据了绝大部分的市场份额,但微软一直没有放弃推动Windows操作系统进入智能终端市场,对Windowsphone 8/Windows8给予了很高的期望。而且还有众多的潜在操作系统正准备进入智能终端市场,比如Chrome OS、Firefox OS、Tizen等。这些产品为市场带来了多元化发展的基础,加强竞争,避免产生新的技术和商业垄断。随着软硬件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肯定会出现更加高效的新兴操作系统应用于智能终端领域。
3 多种交互方式和人性化的用户体验
智能终端发展的核心理念是为人类提供更好的服务。而智能终端的人机交互将向更加人性化的方向发展,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随着新型交互技术的采用,体感、语音等方式已被更多地集成到智能终端上。体感输入能让智能终端“感受”到用户的特定手势,并且根据用户的特定手势做出回应。体感输入能完善智能终端用户体验,并且能带动创新性的应用,如交互式游戏等。
语音输入将实现人机对话,智能终端不再仅仅是将用户的语音翻译成文字,而是智能终端能够“理解”用户的语言,并且根据语言的内容做出回应。智能终端的用户界面设计将更加趋向人性化,配合智能终端的多种输入方式,提供直观、清晰的用户使用界面。通过设备上的摄像头和其他传感器,可以进行更复杂的交互,如模式识别、场景识别等,进一步提高移动智能终端的“智能”,提高使用效率,带来新的应用方式以及商业机会。
4 新型显示技术的综合运用
随着节能、环保的理念被更多的人接受,直接带动了新型显示技术在智能终端上的广泛应用。目前的液晶TFT 2D显示设备已得到广泛的应用,随着产业化的持续推进,3D技术将会更加的成熟,3D显示能提供更为直观的影像,让观众身临其境,未来采用3D显示技术的显示装置将在智能终端上得到应用。
同时,OLED、激光显示、电子纸和柔性显示等技术将为智能终端提供更多的选择。
5 新型网络接入
网络的接入速度和接入方式直接影响到智能终端的用户体验。随着802.11n的普及,未来WLAN将成为视频流传输的载体,尽管有线技术实施起来仍更可靠,但是在QoS和吞吐量方面逐渐得到改善的WLAN由于具有移动性将会使其占据优势地位。电力线上网在欧洲将获得广泛应用,欧洲的建筑结构可能意味着WLAN的应用并不太适合。2012年中国移动开始部署商用4G网络TD-LTE,同时中国也在开展5G移动通信等相关技术的研究。由于IPv6等技术的快速发展,智能终端的网络接入技术将随宽带技术的发展而发展,智能终端未来将会兼容移动通信网络。
接入技术提升的同时,智能终端的数字接口如HDMI、DisplayPort等技术的应用,使得智能终端具备有网络数据的转发功能。该功能让智能终端代替了传统的路由器,成为家庭内部的网关系统,让家庭内部的网络设备、智能终端设备之间的网络接入形式不再仅仅是通过RJ45或者WiFi等方式接入。该技术的应用场景如图1所示,数字接口未添加网络功能时,各个终端通过和网关的分别连线完成网络接入功能,采用了具备网络转发功能的智能终端后,各个终端的网络接入可以通过数字接口来实现网络连接功能,大大简化了家庭内部终端之间的连接。
6 终端技术的融合与互动
触摸屏、LED、数字高清和3D等技术将被更大规模地应用到智能终端产品中去。三网融合对普通消费者来说意味着实现三屏合一,对于传统的电脑、手机、电视来说,屏幕所具备的功能将趋于一致,只是各自的角色不同,消费者选择使用任何一个屏幕,都将可以获得同样的功能。单向机顶盒变为双向互动机顶盒已是必然趋势,双向、高清机顶盒将成为主流产品,机顶盒技术将向高集成度方向发展。未来几年,超高清逐行扫描分辩率、网络连接、无线连接、支持120Hz/240Hz播放的帧频转换等技术都需要大量使用高级视频处理芯片,高级视频处理芯片需求量将快速增长。
而在智能终端数字版权保护方面,CA和DRM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但同时又有融合发展的趋势。欧洲出现了TV2.0架构,是一种混合模式。这种混合模式是融合了CA和DRM,也就是广电与网络的融合,终端融合技术的发展趋势更加明显。
7 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应用
智能终端不是一个独立的电子产品,而是可以通过软件升级、应用安装等方式提供更多的增值服务,为智能终端功能扩展奠定了基础。未来的智能终端不仅仅是个人娱乐中心,也是个人信息服务中心。故智能终端将在物联网和云计算中充当重要角色。
智能终端的物联网应用系统如图2所示。在物联网应用模型中,所有物体通过不同类型的传感器连接到物联网数据中心的传感适配器中,传感适配器处理数据,智能终端可通过其物联网应用程序,通过网络访问物联网数据中心,获取物体的信息,并且通过一定的指令,在一定范围内可以控制物体,实现物联网业务的应用。
在云计算领域,智能终端是云计算的载体。云计算把智能终端的部分业务置于云端,让智能终端通过控制云端来处理部分工作,实现云计算功能。
云计算是互联网技术发展和业务整合的产物,是IT服务需求的自然演进。移动智能终端则结合了通信和互联网的优势,便携性好、使用方便,但较之PC却在计算能力、存储能力上相对不足,而云技术和服务恰好可以弥补智能终端的这些不足。反过来,移动智能终端的环境感知能力(地理位置、方位、影像、声音甚至气温气压)和社交化,用户产生内容的特征,给云计算和服务带来了更丰富和更精确的数据支撑,进而推动技术和应用的发展。在通信技术的支撑下,“云”与“端”将更紧密地协同发展,为用户带来更一致、便捷的服务。
智能终端和云端服务具有良好的互补性,由智能终端产生的大量用户数据将聚集在云服务器端,形成大数据。未来,对于云端服务器大数据的使用和发掘将催生全新商业模式的应用,带来全新的消费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