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资讯 » 行业新闻

富翁欲用机器人存储思想:实现长生不老

来源:中国日报     发布时间:2016-03-17
伊茨科夫是“2045倡议”(2045 initiative)的幕后推动者,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工程,计划在30年内实现长生不老,方法是研发出能够存储人类个性的机器人。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13日报道,俄罗斯媒体大亨、亿万富豪德米特里伊茨科夫目前正斥巨资研究“长生不老”,试图找到通往不朽的路径。

 

  伊茨科夫是“2045倡议”(2045 initiative)的幕后推动者,这是一项雄心勃勃的工程,计划在30年内实现长生不老,方法是研发出能够存储人类个性的机器人。

 

  该工程聚集了一批神经学家、机器人专家和知觉研究人员,他们表示造出这种机器人不是梦。他们认为,机器人能存储人的思想和情感,因为大脑的运作方式与计算机无异。届时,只要上传“数字版”人脑,再“拷贝”机器人人体,或者等技术成熟的时候用全息图取代机器人,就能实现“长生不老”。

 

  现年35岁的伊茨科夫是俄罗斯新媒体之星公司的创始人,他表示长生不老“百分之百会发生”。据报道,伊茨科夫已从其公司拿出10亿欧元来资助该计划。

 

  在《BBC地平线》纪录片中,伊茨科夫说:“如果没有长生不老技术,我会在下个35年里死去。”

 

  由于工程的第一步是研制出一个能用思维控制的机器人,为此纪录片制片人还专门奔赴加利福尼亚去见一个四肢瘫痪的男子埃里克索尔托(Erik Sorto),索尔托正视图用自己的思维控制机器臂。

 

  “我的计划的终极目标是把人的个性上传到新的人工载体上。不同的科学家可能会称之为上传或者思想转录,我更喜欢把它叫做个性转录。”伊茨科夫称。

责任编辑:覃琬芸
相关评论
新产品展示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