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资讯 » 创新人物

王军:一线工人的“工业4.0”尝试

来源:文汇报(上海)    发布时间:2015-04-28  关键词:层流冷却 工业4.0 一线 关键装备 
人物简介:
王军  宝钢股份热轧厂高级技师
王军,这位由普通的岗位辅助工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工人,和他的创新团队一起,拥有679项专利,三年创经济效益超8亿元。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实现专利30项以上、技术秘密30项以上,实现各类效益超2亿元。
人物观点:
  看着最后一截红彤彤的钢胚逐渐冷却,变成卷板,王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和钢铁打了将近30年交道的宝钢股份热轧厂高级技师,最近研发的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又即将投用。
 
  在“工业4.0”时代,不同用户会对钢板和钢卷提出个性化要求,这对装配技术、设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年前我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当时可以说是1.0版本。现在我研发的技术,已经升级到了4.0版本,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王军笑着对记者说,“这或许算是我的工业4.0尝试吧。”
 
  王军,这位由普通的岗位辅助工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工人,和他的创新团队一起,拥有679项专利,三年创经济效益超8亿元。今年,他们的目标是实现专利30项以上、技术秘密30项以上,实现各类效益超2亿元。
 
了不起的0.8%
 
  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是一项世界性难题。这项技术的目标是降低钢材边缘部分的损耗率,提高钢材的生产效率。
 
  记者问王军:“4.0版本的技术能提高多少钢材成材率?”王军回答:“0.8%。”
 
  看到记者疑惑的眼神,王军做出了解释:乍一看,0.8%的数字微乎其微,但其实仔细算账,效益巨大。宝钢热轧厂每年的钢材产量是500万吨,提高0.8%意味着一年就能“无中生有”为企业创造出4万吨钢材。试想一下,全国数亿吨钢材如果用上这套设备,每年可以为国家节省大量原料,创造可观的经济效益。
 
  早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德国和日本的专家已经开始研究这项技术,但都一筹莫展。当得知王军要开始研究这一课题时,很多人好心提醒—国外专家都不行,你一个普通工人,怎么敢轻易挑战?
 
  王军不打无准备之仗。他对这项技术的关注从2005年就开始了,但直到2008年才真正立项实施。“那段时间我都在学习、思考这项技术在国内外的进展情况,思考自己有没有创新的、可靠的想法。”在王军的口袋里,笔和纸是“标配”。虽然现在计算机普及,但生产线上不可能拿着电脑干活,带上纸笔,遇到情况,就能随时记下数据。有了数据,才能分析,才能踏踏实实地解决问题。
 
  2008年立项后,王军一口气提出了十几套方案,终于找到了最经济的方案。随后几年,他又一边工作,一边研发,改进和优化装备。这才有了技术从1.0到4.0的持续升级,才有了成材率的提高。
 
倒垃圾“倒”出专利
 
  其实,熟悉王军的人都知道,这个创新专家总是闲不住,喜欢多问一个“为什么”。
 
  1987年9月,王军从宝钢技工学校毕业,成为宝钢热轧厂精整分厂生产综合作业区的一名剪刃组装工。那个时候,进了宝钢,等于捧上了“铁饭碗”。王军应付现场的活儿已绰绰有余,一般人可能会就此停步了。
 
  可王军不一样。每天,他都早早赶到现场,有活干活,没活的时候,就跟在外方专家后面,问这问那。同样是装配剪刃,别人都是外方专家怎么说就怎么干,可王军却总要多问一个“为什么”。问着问着,他感受到,即使是当时最先进的技术,也会存在不合理的地方,而这无疑增加了生产的时间和人力成本。“给我的启示是再先进的技术也有可以优化的地方。”
 
  在王军眼中,哪怕是最普通的岗位辅助工,创新也无处不在。即便是看上去不起眼的倒垃圾这件事,他也愣是琢磨出了专利。
 
  热轧吊装工业垃圾时,通常需要现场指挥人员爬到两米多高的车顶上操作,既耗时,又危险。注意到这一问题的王军,当即表示:“我来干!”此后三个月内,他运用所学的机械专业知识,结合两张式铰链周转箱的结构特点,将单绳吊卸设定为长短绳组合设置和短绳吊环的钩式设置,实现了吊装中的自动脱钩,再也无需用人工进行脱、挂钩的危险性操作。
 
创新路上的老师和朋友
 
  俗话说,一花独放不是春,王军还有意识地把身边更多人带动起来,共同创新。
 
  2000年初,王军参与组织了“热轧厂发明创新协会”活动并担任副理事长。他将自己的心得体会毫无保留地讲给协会的每一个成员听,并主动指导和帮助他人总结经验和成果。2008年以他名字命名的“王军创新室”揭牌,在他的影响和带领下,周围形成了一支创新业绩和能力突出的团队。
 
  比如,对一些动手能力强、又肯动脑的技术型工人而言,对现场设备进行小改小革并不难,难的是不知道如何将自己所做的以创新成果的方式,用白纸黑字写下来。热轧厂精轧首席操作幸利军就曾经历过这样的困惑。当初,他首创的一项操作技术在现场使用情况较好,想申请专利,可不知如何下笔。王军知道后,主动伸出援手,不仅提供专利申请书的模板,还跟他反复讨论并修改其中的技术要点。
 
  同事方斌和王军也是亦师亦友的关系。他告诉记者,自己的第一个专利就是在王军的帮助下完成的,如今方斌也已成长为宝钢小有名气的工人发明家。目前,这个创新团队中有二三十名工人。不过,想要留在王军创新室,每人每年至少要有一项专利和一项技术秘密。对此,方斌觉得,达到这个要求“压力并不大”,因为在一线总能发现能够优化、改进的地方,而大家也经常会坐在一起进行头脑风暴,寻找创新灵感。
 
  时至今日,王军创新室已连续12年获得宝钢创新排名第一。
责任编辑:何军
相关评论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