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公共服务资源 » 正文
资源信息
广西科学院
资源简介:

广西科学院成立于1980年,是直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的正厅级综合性自然科学研究机构。全院在职职工560人,其中科技人员343人,占职工总人数的61.3%。科技人员的学历构成,博士占11%,硕士研究生占35%,其他占54%。科技人员职称构成,高级职称占31.8%,中级职称占53.1%。特殊称号科技人才构成,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1人,国家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1人,广西突出贡献科技人才6人,广西优秀专家11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人才和广西“十百千人才工程”人才11人,八桂学者1人。

全院占地面积100万平方米,固定资产2.04亿元。科研仪器设备1749台套,科技图书16万册,动植物标本50万件。辖广西植物研究所、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广西海洋研究所、广西计算中心、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和广西燃料气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7个二层单位,设有19个研究室、中心,建有3个国家级创新平台,即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特色生物能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和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重点实验室及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有省级人才小高地1个和博士后科研生工作站1个。

2001年以来,全院新开科研项目717项,鉴定成果93项,发明专利28项,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荣获省部级以上科技进步奖32项,出版专著22部、发表科研论文1297篇。

各研究机构主要业务领域:
(一)国家非粮生物质能源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生物能源、生物制造、生物环保等。
(二)特色生物能源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生物能源、生物材料、生物化工等。
(三)非粮生物质酶解国家重点实验室:分子酶工程、酶分子改造、产酶微生物改造、酶的结构与功能关系研究、酶解机理研究、生物能源工业用酶研究等。
(四)广西东盟海洋研究中心:海洋环境污染监测与控制、近海物理过程与生物耦合过程、 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发等。
(五)广西科学院生物物理实验室:生物医学、光谱学、光学分子成像与分析技术、应用微生物学。
(六)广西壮族自治区、中国科学院广西植物研究所:植物分类、植物生态、植物生化、园林植物、植物种质资源保护、植物引种栽培等。
(七)广西红树林研究中心:海洋典型生态系统(红树林、珊瑚礁、海草)、盐沼和滨海植被及海陆过渡带生态系统,及这些系统的保护、恢复与利用研究等。
(八)广西海洋研究所:海水养殖苗种繁育与选育、海水健康养殖、海洋生物活性物质研究、海水养殖动物病害检测检疫、海产品加工等。
(九)广西计算中心:信息科学、计算机系统集成、软件开发、图文数据处理、物联网技术、物流信息化、电子商务。
(十)广西科学院生物研究所:微生物技术、食用菌技术研究和推广、植物活性物质提取技术、生物质能源研究、糖醇深加工技术、植物组培技术等。
(十一)广西科学院应用物理研究所:物联网技术、智能自动化技术、电子技术、新能源与节能减排技术、新材料。
(十二)广西壮族自治区民用燃料及气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站:燃料(燃气具、石油、煤炭产品)及气体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及技术,企业以及实验室技术咨询、服务和培训,能源新技术推广应用。


地 址:广西南宁市大岭路98
电 话:0771-2503926
Email :gxkxybgs@163.comgxas@gxas.cn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