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以下简称广西农科院植保所)位于广西南宁市大学东路174号,隶属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广西农科院),创建于1935年,时称广西农事试验站植保组。1956年更名为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系,1976年更名广西农业科学研究所植保室,1986年改为现名。
广西农科院植保所是广西植物保护综合性科研机构,从事农业植物病、虫、草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研究与开发,研究方向包括农业重大病虫害防治技术、外来有害生物监测与防控、水稻抗病虫品种筛选和选育(包括抗稻瘟病、白叶枯病、稻飞虱和稻纵卷叶螟等)、广西特色经济作物病虫鉴定和防治技术(包括甘蔗、木薯、桑、芒果、香蕉、龙眼、荔枝、罗汉果、烟草、茉莉花等作物)、害虫抗药性的研究与监测、农田杂草防除、新农药田间药效评价与推广应用、农药残留分析与安全使用标准研究、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及安全性检测、作物抗病虫转基因等研究。现有在职职工59人,其中专业技术人员53人,有高级职称25人,中级职称22人;博士12人,硕士28人;广西突出贡献专家1人,广西“跨世纪十百千人才工程”人选5人。现与华南农业大学、广西大学等高等院校联合培养硕士研究生,有硕士研究生导师6人。下设3个科研机构:植物病理研究室、农业昆虫研究室、应用农药与杂草研究室;建设科研平台2个:农业部作物有害生物科学南宁观测实验站、广西作物病虫害生物学研究重点实验室;服务平台1个:国家农业部“新农药大田药效试验”的认证单位。2004年被自治区科技厅认定为“广西科技创新金源单位”。
我所每年承担国家级、省部级和厅局级等科研项目50项以上,近年来获得科研成果30多项,发表论文300多篇,出版科技著作30多部。获国家发明专利5项。
我所拥有4栋近4000M2的办公实验楼,1500M2的温室与网室,具有先进的现代化仪器设备及完善的试验设施。
我们一贯注重科技成果转化工作,树立服务三农的思想,经常到广西各地开展科技下乡活动,为基层干部和农民解决生产上的技术问题。举办农业科技培训班,免费发放科技资料。此外,我所科技人员还积极配合广西电视台、广西广播电台、专家热线电话、科技110等媒体,解答农业生产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充分发挥了我所植保专业技术作用。
我们的宗旨和任务是:为农业生产保驾护航,为农产品绿色、安全、健康提供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