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636)
知识
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显著增长 中国依然相对落后
根据最新发布的一份报告,未来6年,全球生物传感器市场将经历快速增长,该市场2014市值为129亿美元,到2020年将达到225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9.7%。按地理划分,北美是全球生物传感器的最大市场,2014年市值57亿美元,预计到2020年将达到95亿美元,预测期内复合年增长率为8.9%。同时,由于医疗保险普及率的不断扩大、人口基数大以及卫生保健系统的不断升级,亚太地区将成为增长最快的地区。 生物传感器是对生物物质敏感并将其浓度转换为电信号进行检测的仪器。目前,生物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医学检测、食品毒性检测、工业加工和监测、农业应用、环境..
2015-07-17
外媒:富士康拟将低端制造业从中国转向印度
据英国《金融时报》报道,台湾制造集团富士康(Foxconn)计划在印度大举扩张,打算在2020年以前建造最多12家新厂,聘用多达100万名员工。该公司正艰难应对中国日益增长的薪资成本和不断增加的劳工纠纷。 富士康此举标志着这家高科技企业的一次战略转移。富士康是中国内地最大的民营雇主,其最为人所知的是作为苹果(Apple)的iPhone和iPad设备在全球最大的代工制造商。 长期以来,印度一直希望其数量庞大的廉价劳工能使该国成为继中国之后世界下一个制造业发动机,但印度的雄心壮志受制于糟糕的基础设施和复杂的劳动法规。不过,富士康表示,该公司看到了..
2015-07-14
工信部部长: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中国制造2025”
7月14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部长苗圩日前撰文指出,必须充分认识和准确把握全球制造业发展出现的新变化新趋势,科学分析我国制造业阶段的关键特征,通过实施《中国制造2025》,加快我国制造强国建设进程。 为此,将着重实施五大工程,推进《中国制造2025》实施,具体包括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工程,到2020年,重点形成15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力争到2025年,形成40家左右制造业创新中心; 实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建立智能制造标准体系和信息安全保障系统,搭建智能制造网络系统平台; 实施工业强基工程,努力到2020年,40%的核心基..
2015-07-14
中国机器人:从制造到智造还有多远?
2017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数量将居世界首位供图/CFP 作为世界工厂的中国,强大的制造业正成为全球各路机器人巨头争相觊觎的市场。国际机器人联合会的最新统计显示,去年在全球工业机器人大军中,中国工厂里的机器人占了大约四分之一。而到2017年,中国安装的工业机器人数量将居全球之首。 工人数量减半生产规模反增 在生产场地没有增加、生产人数不增反降的情况下,国内电子巨头海信的电视产量由2011年的800万台增长到了去年的1110万台,增长近四成;模组则由2011年的440万台增长到去年的1000万台,增长1.2倍。这些很大程度上都得益于海信智..
2015-07-13
中国制造业成本剧增,老板们干还是不干?
2014年对中国的制造业来说是悲剧性的一年,由于人民币升值、人工成本上涨、企业负担沉重引发的制造业倒闭潮汹涌澎湃,包装印刷、服装、鞋类、家具、LED、家电等行业倒闭潮交替爆发。 2015年,仍在挣扎求存的制造企业的处境未见改观,制造业寒冬愈发狞狰。这一年内,老板们将面对以下难关: 人工成本“雪上加冰” 目前,按台州最新调整后的社保来计算,企业承担部分的养老险、工伤险、失业险、医疗险、重大医疗险以及生育险分别为14%、1%、1.2%、8%、0.26%以及0.85%,总计为25.31%。珠三角熟练工人月薪一般在3000~4000元,通常企业要掏759..
2015-07-13
中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 关键在制造业
中国有一半的可能性滑入中等收入陷阱,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清华大学演讲中如是说。这一论断引发了各方关注,悲观者认为中国已经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乐观者认为中国可以顺利闯过陷阱,更有甚者认为中等收入陷阱根本就不存在。 然而,从世界经济史经验来看,每个国家经历不同的发展阶段,都面临着不同的挑战,从中等收入到高收入阶段,的确需要深层次的改革,才能实现国民经济的升级和转型。从发达国家的发展历程来看,大规模的工业化是实现经济脱胎换骨的关键所在,即便是美国也在金融危机之后提出制造业复兴计划,足以说明制造业对于一个国家的繁荣与稳定至关重要。 ..
2015-07-13
中国机器人市场:世界第一,以进口为主
7月7日,第三届中国国际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及 CEO 圆桌会议在上海与CIROS2015中国国际机器人展览会同期举行。 图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高峰论坛现场 自从2013年与2014年该论坛连续两届成功举办以来,这个由国际机器人联合会(IFR)与中国机器人产业联盟(CRIA)共同打造的业界顶级盛会,在学术界、工业界和社会各界引起较大反响和高度关注。不少业内人士认为,无论从学术水平还是现实应用亦或是国际间交流,也表明了机器人产业自身的发展,以及其与各个应用领域的结合所产生的巨大作用。 来自全球的多家知名企业家参加了..
2015-07-10
一个驱动两个转型 王鹏解读“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
近期,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在《工业互联网中国峰会》上就“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两个重要战略文件,解读了他们的内涵、范围和重点。 王鹏表示,“互联网+”和“中国制造2025”是中国政府关于下一阶段产业发展、经济社会转型的重要战略文件。这两个文件应该目标差不多是一致的,都是推动整个经济社会的转型,但在范围和重点上稍有差异。 中国信息产业发展研究院副院长王鹏 一个驱动、两个转型 《中国制造2025》强调的是推动中国制造业由大变..
2015-07-10
“智造业”如何扛起中国工业经济大旗?
智能制造,是中国工业经济阵营里的新技能,还是仍然停留在纸上的概念?“互联网+制造业”,将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哪些变革? 日前,新华社记者赴珠三角、长三角地区,以及山东等制造大省多路探访,了解企业是如何让生产活动“聪明”起来的,并感受着智能制造给工业转型升级带来的活力与机遇。 2015:中国“智能制造”新起点 6月中旬,记者来到江苏省昆山市。这座一直被当作中国制造标杆的城市,刚刚启动一项转型升级创新发展行动计划,提出推动企业开展以智能制造为主导的技术改造。 在维..
2015-07-10
“机器人来了”!中国制造业还没有准备好迎接
机器人来了,我们如何与之相处,是该热情拥抱,还是该拒之门外? 7月9日,在“2015中国国际机器人展”举办期间,一场由硬蛋举办的“机器人来了”高峰论坛在国家会展中心举行。《每日经济新闻》注意到,作为机器人全产业链的专业展会,众多日本机器人产业专家、互联网大佬、知名机器人厂商高层、著名投资机构高管及机器人产业供应链专家现身上述论坛,分别从产业、技术、资本、供应链、伦理哲学等角度探讨机器人的现状和未来,对机器人的定义重新进行了阐述。 “我们工业机器人发展比国外的要晚一些,晚20年左右。但国内喜欢..
2015-07-10
共
64
页 总数:
1399
条
上一页
..
.
32
33
34
35
36
.
..
下一页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