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636)
知识
中国港口码头等级实现40万吨跨越
日前,《证券日报》记者获悉,中国矿运旗下的40万吨“远卓海”轮在青岛港董家口港区靠泊作业,这标志着青岛港成为了国内首个具备40万吨散货船直靠能力的码头。也标志着中国码头等级从30万吨提升至40万吨,开启了中国港口干散货作业的“大船时代”,为中国钢铁行业原材料供应又开辟了一条最低成本、最高效率的全新物流通道。 矿石运输的“大船时代” 据了解,“远卓海”轮是中国矿运在新加坡接收的巴西矿石贸易巨头——淡水河谷4艘40万吨超大型矿石船之一。该船长360米、船宽65米,装载加斯巴粗粉..
2015-07-08
中国海油“兴旺号”荔湾3-2气田成功开钻
兴旺号平台(赵亮 摄) 人民网北京7月3日电(记者王静)7月3日,记者从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下称中国海油)获悉,中国海油第七座深水半潜式钻井平台“兴旺号”在荔湾3-2气田约1300米水深开钻。 “兴旺号”平台的成功首钻,不仅增强了我国深水装备实力,优化了深水钻井舰队配置,也将加快推进中国海洋石油工业“深水战略”的实施。 “兴旺号”此次作业的荔湾3-2-2井水深约1300米,设计钻井深度约3600米。该井的第一阶段作业由“海洋石油981”在2013年完成,“兴旺号”到达井位后..
2015-07-03
富士康:致力于机器人开发 计划2020年实现中国工厂30%自动化
全球最大的电子专业制造商富士康表示,他们一直致力于工业机器人开发,目标为至2020年,其中国工厂达到30%的自动化。 富士康高级管理人员称,可重新利用的机器人解决方案及自动化组装将是富士康下一步的焦点,他们致力于削减庞大的员工规模,并建立新的销售渠道。该公司同时表示,此前关于富士康计划三年内实现70%自动化的报道是失实的。 富士康此前一直对其机器人项目保持沉默,然而,上周末,该公司开放了其在深圳的机器人测试实验室。 富士康自动化技术发展委员会总经理戴佳鹏称,该公司的中国工厂,包括在深圳的工厂,已有5万台可操作的..
2015-07-03
工业4.0时代:中国机器人迎来弯道超车机会
同是机器人,从北京到珠三角,相差数千公里,却是两个不同的世界。 不同于北京创投圈推崇的服务型机器人,以制造业见长的诸多珠三角公司依旧在攻坚最难啃的工业机器人领域。这些被工业界视作“有可能再一次改变世界”的技术,普通用户鲜有人知,但生活中常见的电子、食品、医药类产品,极有可能就出自这些机器人之“手”。 这似乎是一个没摆上台面、却又确乎波涛汹涌着的产业革命。 值得一提的是,在这波浪潮中,中国企业并未袖手旁观。一位声学制造业的负责人告诉记者,虽然国外工业机器人公司如ABB、史陶比尔等..
2015-07-02
柳工研发减振降噪技术 把中国工程机械送入国际高端市场
去年底,广西柳工集团有限公司(下称“柳工”)研发的“面向工程机械机种特征的减振降噪共性关键技术与应用”(下称“减振降噪技术”)获得了中国机械工业科技进步一等奖。对于柳工的研发团队来说,这无疑是对他们努力最好的认可。 经过数百万次试验,攻克了上百个技术难关,从2008年第一项子系统“消音器”的研发成功,到2011年第一台整机成型,再到如今技术应用平台形成,柳工研发团队历时数年磨成了一把征战国外高端机械市场的利器。 柳工首席科学家、减振降噪技术研发团队负责人初长祥表示,以应用该项技术..
2015-06-30
中国制造2025遭遇尴尬的“弯道超车”
目前,各界均将“中国制造2025”视为中国版的“工业4.0”,而智能制造则被认为是信息化和工业化融合的突破口,以及和“互联网+”思路的结合点。但是中国工业4.0还有有多远?在现实过程中,“中国制造2025”又会遭遇哪些挑战? 怎么理解工业4.0?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工业1.0”是机械制造时代,“工业2.0”是电气化与自动化时代,“工业3.0”是电子信息化时代,“工业4.0”则是通过人、设备与产品的沟通,打造一个高度灵活的智能制造模式。 “中国制..
2015-06-30
中国船舶制造逐渐开启“智能制造”新模式
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内业(船体)车间内的3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人不停地挥舞着灵巧的臂膀忙碌地作业。以前,南通中远川崎钢板的划线和切割两道工序都需靠人工来完成,不仅工时长,而且劳动强度大。眼下,只需一位工人轻击鼠标发布“命令”便可由机器人来完成。如今,这种高效率、低强度的生产作业模式已经成为南通中远川崎内业车间的“新常态”。 随着机器人走进船厂班组车间,并在切割、焊接、涂装等船舶建造环节上逐渐得到应用,国内许多船舶企业开启了“智能制造”的新模式。 炎炎烈日下..
2015-06-30
新能源汽车能否突破瓶颈 引领中国制造
工信部最新公布的统计数据显示,今年1月~5月,我国新能源汽车累计生产5.36万辆,同比增长近3倍。与国外企业站在同一起跑线的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在用全球少有的加速度驶入世界的第一阵营,成为实现制造强国目标的重要载体。 新能源汽车发展凸显中国建设制造强国决心 全球最大的汽车电子公司之一,英飞凌中国汽车电子业务负责人徐辉认为,政府一系列发展策略对我国新能源汽车发展而言颇具亮点。目前,电动汽车领域中,电机、电控、电池的本土生产制造和设计能力都不落后于国际水平,新能源已经成为我国产业自主研发最好的体现。 ..
2015-06-30
金蝶汪伟:助推央企启航中国制造2025
2015年5月19日,国务院正式颁布《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正在引发影响深远的产业变革,形成新的生产方式、产业形态、商业模式和经济增长点。 《中国制造2025》行动纲领特别提及的高端装备、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等新兴产业中,央企无疑是主力军;而国家电网、中国建材等央企,它们背后的产业化子公司也均有涉及生产制造行业;即使是中国移动这样的服务型央企,也需要很多制造企业帮助其构建服务体系。 从这个层面来看,“中国制造2025”与央企的发展息息相关。在金蝶央企大客户事业部副总经理汪伟博士看来,国家..
2015-06-30
中国船舶制造逐渐开启“智能制造”新模式
在南通中远川崎船舶工程有限公司内业(船体)车间内的3条机器人自动化生产线上,机器人不停地挥舞着灵巧的臂膀忙碌地作业。以前,南通中远川崎钢板的划线和切割两道工序都需靠人工来完成,不仅工时长,而且劳动强度大。眼下,只需一位工人轻击鼠标发布“命令”便可由机器人来完成。如今,这种高效率、低强度的生产作业模式已经成为南通中远川崎内业车间的“新常态”。 随着机器人走进船厂班组车间,并在切割、焊接、涂装等船舶建造环节上逐渐得到应用,国内许多船舶企业开启了“智能制造”的新模式。 炎炎烈日下..
2015-06-25
共
64
页 总数:
1399
条
上一页
..
.
33
34
35
36
37
.
..
下一页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