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636)
知识
工业机器人“杂而不精” 制造业陷用工荒(附图)
5月19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制造2025》,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和此前透露出的消息一致,《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九大任务、十大重点领域和五项重大工程。从“中国梦”到《中国制造2025》,中国的制造强国之路逐渐清晰。虽然在已经公布的《中国制造 2025》重点支持的十大产业中,尚未明确提及工程机械,但毋容置疑,实施《中国制造 2025》,工程机械产业承担着重要使命。因此,《中国制造 2025》的推进和实施,将为工程机械产业发展带来新的机遇。 工程机械企业如何掘金《中国制造2025》 机遇一:加速智能化进程 ..
2015-06-20
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玉柴位居前十
由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主办的“2014年度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汽车工业三十强企业信息发布会”日前在浙江省宁波市召开,玉柴集团位居中国机械工业百强企业第十位。玉柴集团公司党委副书记郭德明代表玉柴上台领奖。 中国机械工业百强、汽车工业三十强信息发布活动,从2004年至今已举办11届,现已发展成为中国机械工业最具影响力的企业信息发布活动之一,近五年来,玉柴在机械工业百强企业中的排名位次始终保持稳定,均位居前十。 2014年,玉柴集团按照“再创业、蓄内力、促升级”经营方针,开启并实施“二次..
2015-06-19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农业机械装备领域
农业机械装备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资源有效利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的不可或缺工具,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促进农业增产增效、改变农民增收方式和推动农村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作为装备制造业当中与农业密切相关的行业,国家为农机工业提供了持续走强的政策体系,并实施稳定的财税支持,这一切使得我国农机工业的综合实力得以快速提升,农机工业生产总值、销售收入、利润总额、进出口贸易额连续多年增幅均在20%以上,目前经济总量已居世界前列。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植保机械、农用水泵等产品产量居世界第一位。当前,我国正处在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加..
2015-06-19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节能与新能源汽车发展
《中国制造2025》提出“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作为重点发展领域,明确了“继续支持电动汽车、燃料电池汽车发展,掌握汽车低碳化、信息化、智能化核心技术,提升动力电池、驱动电机、高效内燃机、先进变速器、轻量化材料、智能控制等核心技术的工程化和产业化能力,形成从关键零部件到整车的完成工业体系和创新体系,推动自主品牌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与国际先进水平接轨。”的发展战略,为我国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一、汽车产业是制造强国战略的必然选择 从制造强国看,汽车产业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和对经济增长的重..
2015-06-19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发展
中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是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的典型代表,是我国高端装备制造领域自主创新程度最高、国际创新竞争力最强、产业带动效应最明显的行业之一。但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行业仍然年轻,与发达工业国家相比还有一定的提升空间。我国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要以国家实施的“中国制造2025”、“一带一路”战略为契机,紧紧抓住技术演进和产业发展的机遇,坚持创新驱动,实现由制造大国到制造强国的升级。 一、全球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业发展趋势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资源紧缺、污染严重等问题突出..
2015-06-19
《中国制造2025》规划系列解读之推动电力装备发展
电力装备是实现能源安全稳定供给和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基础,包括发电设备、输变电设备、配电设备等。 一、主要成就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发展,尤其是近10年来,我国电力装备制造业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形成了门类齐全、规模较大、具有一定技术水平的产业体系。 (一)电力装备产量稳居世界首位 自2006年开始,我国发电设备年产量连续9年超过1亿千瓦,占全球发电设备产量的50%以上;截止2014年底,我国发电设备装机容量为13.6亿千瓦,已超过美国位居世界第一。 自2008年开始,变压器年产量连续7年超过10亿千伏安,220千伏及以..
2015-06-19
中国工业机器人应用盘点 预测未来趋势乐观
当今世界正处在金融危机后的深刻变革和调整阶段,移动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等新生代技术交流和碰撞日益频繁,各主要工业发达国家将目光重新投向制造业,中国在面对国内外诸多压力下选择发展智能制造这一新兴产业,是完成工业发展转型升级,助推工业化和信息化高层次深度结合的一条最理性的发展道路。 从长远来看,工业机器人大规模代替传统廉价劳动力进行生产活动是大势所趋,不仅在于劳动力成本上涨导致人口红利消失,也在于高端精密智能化制造方式的内在要求,同时还背负着将人类从繁重、危险、重复性劳动中解放出来的历史使命。 现在面临的问题..
2015-06-18
张维迎:在中国创新为什么这么难?
有两个原因,一个原因是中国企业家本身在最初淘第一桶金的时候,仍然是大量市场不均衡的时候。另一个原因是社会制度使得这个国家的企业家们更愿意去套利而不是创新。 (张维迎教授在泰勒·考恩中国行第三场活动“中国靠什么保持高速增长”上发言,本文根据发言整理。) 从整个人类的视野来看,企业家在过去200年里面整体而言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一个国家怎么变得自由?就是靠技术的进步、劳动生产力的提高;而劳动生产力要提高、技术要进步靠什么?要有分工和专业化;分工和专业化又要靠市场……这样就形成一个良性的循环:一个国家市场越大、分工越细、..
2015-06-17
李克强考察工信部力推中国制造:重大装备要领先
6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先后来到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工业和信息化部考察并主持召开座谈会。 在中国核电工程有限公司,李克强详细了解“华龙一号”等我国三代核电自主创新成果。他说,核电是中国高端装备制造的佼佼者,我们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积极应对气候变化,需要发展包括核电在内的绿色清洁能源。他强调,发展核电的头等大事是安全,必须严格按照国际最高标准进行设计、验证、建设、运营,确保质量一流,绝对安全。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李克强听取了推进“中国制造2025”、重大装备研制和标..
2015-06-17
对话“中国虚拟仪器之父”应怀樵
导读:本次采访对象是世界一流科学家、中国虚拟仪器之父、著名振动噪声与信号处理专家应怀樵,目前他担任北京东方振动和噪声技术研究所名誉所长、科技委主任,北京应用科学研究院副院长。他是中国最早提出“虚拟仪器”构想、最早提出和实现“用软件制造仪器”,“用软硬件相结合”来取代传统的主要由硬件组成的模拟式仪器的学者,也是中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和奠基者。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近一位在虚拟仪器研究领域执着跋涉、不懈攀登的长者——应怀樵,了解这位科学家的点滴人生。 主持人:作为我国虚拟仪器的创始人和奠基者,您认为这项科技的突破对于我国在自主创新领..
2015-06-17
共
64
页 总数:
1399
条
上一页
..
.
35
36
37
38
39
.
..
下一页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