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42)
知识
中国机器人产业遭质疑:连方向都错了
图片来源:华盖创意 来源:界面 熊少翀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正在制定过程中。国家发改委在8月3日正式面向社会发布意见收集通知。受益于“中国制造2025”战略的提出,机器人成为时下最热门的产业之一。然而就在这时候,行业内冒出了不和谐的声音,称中国机器人产业发展连方向都是错的。 持这一观点的是国际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联盟创始人兼执行主席、亚洲制造业协会首席执行官罗军。 8月5日下午,界面新闻记者在位于北京的亚洲制造业协会办公室采访了罗军。 ..
2015-08-07
计划3年助力100家企业“机器换人”
昨日,记者从黄圃镇政府获悉,黄圃镇机器人工业技术改造公共服务平台已选址在黄圃镇人才服务中心一楼,与黄圃创新中心(工业设计中心)联成一体,这里未来将打造成黄圃创新核心板块。 据了解,黄圃镇机器人工业技术改造公共服务平台由广州铂特机电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铂特公司”)作为投资方建设,并在黄圃注册成立公司。该公司是全球三大机器人品牌之一的德国库卡(KUKA)机器人系统伙伴。今年以来,铂特公司已在黄圃镇完成蒙奇化工有限公司自动化生产线改造项目方案;正在为镇内的强力电器、华中思明通科技、东湖电器、盛大家具等企业编制“机器换人&rd..
2015-07-29
中国制造+互联网,帮助中小制造企业
中小制造业界普遍认为,在人力成本上涨及互联网驱动下,国内制造业的转型升级将主要体现为智能化发展,“机器换人”在所难免。企业要摒弃观望等待情绪,抓住当前“互联网+”难得的弯道超车机遇,抢占“中国制造2025”先机。 “机器换人”将成趋势 “从原材料成本集中上涨,到财务成本集中上涨,再到如今人力成本集中上涨,从这些年发展历程来看,装备制造业势必朝着智能化的方向发展,以抵御外在影响。”深圳玖洋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谢先生的一席话,表达了多数制造企业的感受。 ..
2015-07-23
“机器换人”破解用工荒 “无人工厂”走进现实
7月21日下午,位于广东佛山的美的集团中央空调生产车间,机器轰鸣。几百名工人、8台机械手机器人和25台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无人搬运车)穿插其中,一片忙碌景象。 长条状的AGV播放着欢快音乐,沿着预设轨道平稳行进。这台“视若无人状”的机器常常激起参观者的兴趣,人们故意站到AGV前头,看它作何反应。 这里的机器人正承担起需要负重的工作。按照车间负责人小陈的估算,现有的机器人将解放约41个劳动力。 事实上,即便是“无人工厂”,因为智能机器人的应用,也早已从设想变成了现实。 今年3..
2015-07-23
中国大规模"机器换人”模式已经开启
智能制造时代来得比我们想象的都快,随之而来的不仅是企业生产模式的变化,还有整个产业的业态变化,乃至整个社会管理模式的变化。应对这些变化,学界和业界准备好了吗?昨天,由复旦管理学基金会和复旦大学联合主办的2015复旦管理学国际论坛上,来自管理科学与工程领域的知名学者以及业界的专家以“新常态·新机遇·新挑战”为主题,共同探讨如何应对智能制造时代给管理学研究带来的挑战。 大规模机器“代工”模式已开启 工信部原副部长杨学山的一席话,引起了与会学者们的共鸣——不论起源于德国的工业4.0在中国..
2015-07-20
康泰电气:华丽转型,从更新设备到机器换人
厂房不大,但整洁清爽;车间并不华丽,但见一盘盘绿色植物和随时可以休息的桌椅映入眼帘。这是近日记者走进柳市镇黄华工业区康泰电气有限公司的第一感觉。 “每个车间都见绿色,员工们上班的工作环境好了,工作效率高了。”一位工作人员如此介绍。康泰从最初的生产一把把小小的螺丝刀,到如今的智能化插座,20年的发展历程,历经三次技术变革,实现了企业的三次大跨越,智能化产品远销国外,而且被世界五百强企业所青睐。 从一个头到六个头的螺丝刀 1995年,康泰与乐清每一家民企一样,从家庭作坊开始生产。当时的掌门人是陈丰森,就是..
2015-07-20
东莞首家无人工厂调查:机器换人喜与忧
在“世界工厂”东莞,首家“无人工厂”揭开了一幅未来制造的图景:所有的工序都由计算机控制的机器人、数控电脑加工设备、无人运输车和自动化仓库设备来操作,技术人员则自如地坐在计算机旁,通过中央控制系统实时监控着车间的生产信息。 车间的革命:“机器换人”换出产品效益 晚上8点,在广东东莞长盈精密技术有限公司的打磨车间,60台机器手正日夜无休地打磨一个个手机中框结构件。它们被分成10条生产线,每条生产线由一条自动传送带上下料,这个过程不再需要任何人力,每条线只有3名工人负责看线和..
2015-07-14
率先实行“机器换人”制造业企业状况
这是一个传统制造业重镇,工人曾经是工厂里生产线上一颗颗“螺丝钉”,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同一道工序,借此打造出了依靠密集劳动力走向世界的“中国制造”。 而如今,在现代化工厂里,机器人穿梭着运送货物,生产全自动化操作,为数不多的员工只需要站在生产线终端等着打包成品,机器人正成为转型升级的新助力之一。 这就是今日的深圳:制造业率先“机器换人”。 近日,深圳市发改委正式组织实施深圳市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2015年第5批扶持计划,计划采用直接资助、股权资助、贷款贴息方式,推动机..
2015-07-13
广西柳州“机器换人”成趋势 生产效率提高一半
图为7月9日,在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冲焊件厂,机器人正在作业。 谌贻照 摄 “近三年,公司增加机器人300多台,覆盖近20条生产线。”7月9日,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得益于机器人对生产效率的提高,公司将会继续引进机器人作业。 当天,在广西汽车集团冲焊件厂,26台机器人挥舞着“手臂”,自动把材料冲压焊接成型。“26个机械手完全替代了人工,24小时不停运转使得生产效率提高了一半。”广西汽车集团冲焊件厂副厂长顾汉国介绍,在输送、搬运、涂胶、上料等生产线,也实现了全工序自动化。 ..
2015-07-09
企业心里有本账 “机器换人”有利也有弊
当前,中国不少地区提出“机器换人”战略,以应对劳工短缺问题。加上机器人是先进制造、人工智能等技术的集大成者,如果工厂里装配大量机器人,似乎就成为了智慧工厂的名片。一时间,中国机器人市场火热。 那么,中国制造企业是否买账?实际上,不同企业心里都有不同的账本。 上机器人生产线各有利弊 机器人生产线是制造行业转型的方向之一,这点毋庸置疑。对于中国的制造企业而言,是否上机器人?不同的企业有不同的诠释。 徐工集团是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的排头兵。现在,徐工正在改造其生产基地,第一是焊接线上将工人全部替..
2015-06-29
共
5
页 总数:
92
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