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
知识(27)
药用辅料的研发创新成时代新任务
制药公司开发新颖、拥有知识产权药物的兴趣越来越浓厚,因为这些药物可被用来对付规模日益壮大的通用名制剂。以往辅料只作为原料药的填充剂和管道,但现在被用来提供更加方便的剂型,有效地传输药物,控制药物的释放时间,在特殊情况下提供快速崩解。辅料在药物传输、安全性、稳定性、有效性和方便性方面的重要性对于提高病人对药物的依从性是至关重要的。 药用辅料的研发创新成时代新任务 辅料市场的增长机会将扩展到各种化合物和各个应用领域。纤维素物质仍将是用于辅料填充剂的主要材料,但是通过对辅料实施专业化组合以改进和降低压片成本,将推..
2014-07-30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孔刀具技术研究进展
纤维增强复合材料(Fiber Reinforced Plastic,FRP),如碳纤维增强复合材料(CFRP)、玻璃纤维增强复合材料(GFRP)和凯夫拉(Kevlar)纤维增强复合材料,以其质量轻、比强度高、比刚度大、减振和抗疲劳性能好、耐腐蚀等诸多优越性能,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交通运输、生物医疗及体育用品等领域[1-3]。制孔是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制造过程中最重要的加工工序之一,在纤维增强复合材料应用广泛的民用大型客机上,制孔工序占复合材料加工工作量的80%以上,一架波音747客机需要完成300多万个连接孔的加工。因此,制孔质量和效率直接关系到纤维增强复合材料零件的使用性能、生产周期和生产..
2014-07-11
盘点未来十大最具潜力新材料
石墨烯或将“彻底改变21世纪”。据相关专家分析,用石墨烯取代硅,计算机处理器的运行速度将会快数百倍。 《新材料产业“十二五”规划》为许多的材料在中国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期将沉淀前段时间一直以来材料科学的调查研究精华,为跨越三个阶段的新材料研究列出期终榜单。 未来十大最具潜力新材料 2012年,工信部发布的《新材料产业“十二五”发展规划》将石墨烯作为前沿新材料之一。国家科技重大专项、国家973计划也围绕石墨烯部署了一批重大项目。业内人士估计,石墨烯规模未来能达到万亿元以上。 ..
2014-06-19
探秘中国超级新材料 或令航空航天器革命性变革
石墨烯,这个让大部分公众感到陌生的名字,却是全球多国科学家都在竞相研究的课题。这种在2004年才正式被发现的新材料,不仅让两名英国发现者获得2010年诺贝尔物理学奖,更有望让“薄得像纸一样的透明手机”、“一分钟充完电的电池”、“像衬衣一样的防弹衣”等“科幻产品”变成现实。中航工业航材院(以下简称航材院)相关人士27日向《环球时报》透露,他们成功利用石墨烯与铝合金在全球率先研制出“烯合金”,宣布新一代具备特殊性能的系列材料问世,或许将对未来航空航天器带来革命性变革。 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
2014-05-30
当隐身超材料邂逅3D打印
捏在中南大学教授黄小忠手中的,是一块看似平淡无奇的灰黑色正方形平板,大小和厚度像常见的平板电脑。显示它的不一般的是,板上密密麻麻整齐排列着极其细小的锥形凸起,每一个锥形体,细到堪比绣花针。 “这叫3D打印吸波材料,通俗地说,就是一种可以隐身的超材料。”黄小忠说,手里的这块“超材料”其实可以用3D打印成平面、曲面等任何形状,表面的锥形结构则是电磁波吸收体。 隐身技术的主要原理,就是用吸波材料吸收包括光在内的电磁波,不让光线或者电磁波反射回人眼或雷达之类的电磁波接收器。通过实际测试,黄小忠手中的这种..
2014-05-26
让红外热像仪成摆设---美开发出能迷惑红外热像仪的主动伪装材料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美国哈佛大学工程与应用科学学院(SEAS)日前开发出一种能够在红外热成像仪前掩饰自己实际温度的主动伪装材料。这种材料的独特性有望在一系列军事和民用场景中获得应用,它标志着主动伪装材料已经迈出重要一步。今后,就算是通过红外热像仪所观察到的温度也未必就是真的。相关研究发表在美国物理学会开放获取期刊《物理评论X》上。 矛与盾 近年来,红外线热成像技术获得了长足的发展,尤其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更是达到了让对手无处可藏的地步:不少步枪配备的热成像仪的可见距离已经超过了1000米,有些坦克和装甲车的热瞄准具的可见距离甚至超过了..
2014-05-19
钻石导线,数据传输新材料?
俄亥俄州立大学的的一项新研究首次证明,金刚石可以作为计算机数据传输的介质,而且其效果要优于早先研究中使用的金属材料。这一研究结果已于3月23日发表在《自然-纳米技术》(Nature Nanotechnology)上。 该研究属于一个新兴领域——自旋电子学。这一领域的相关研究成果可以显著提升计算机性能。实验中发现,电子在金刚石导线中并不会像它们在普通导线中那样移动;相反,电子并不移动,而电子的一种被称作“自旋”的磁效应则会通过导线传递给其他电子。这种方式类似于看台上观众组成的“人浪”。 俄亥俄州立大学著名实验物理学家、研究..
2014-05-12
共
3
页 总数:
59
条
上一页
1
2
3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