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
知识(44)
中国率先研发出液态金属“软体动物” 能“吃食物”
经典科幻电影《终结者》系列中出现的T-1000和T-X型号终结者,可根据环境随意变形,被子弹打穿后可自动修复。让人们领略到了液态金属机器人的魅力,虽然科幻与现实研究还存在一定的距离,但清华大学和中科院理化所联合研究组在世界上首次发现,镓基液态合金吞食少量“食物”后,可以在各种形态和运行模式之间转换,并实现自驱动快速前进。这一发现为可变形液态金属机器人的研制开辟了新通道。 3月26日,在清华大学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刘静实验室,研究小组成员张洁博士给记者展示了这一神奇的现象:电解液中,直径约5毫米的液态镓金属球,吞食了0.012克铝..
2015-03-29
美研发新型3D打印机 速度更快质量更高
美国研究人员新近研制出一款新型3D打印机,其打印速度是目前3D打印机的25倍到100倍,并且使生产成本大大降低。 目前3D打印机制造物品的过程是每次沉淀或固化材料的一个层面,尽管通过这个过程可以制造出非常复杂的物品,但却比常规的机器制造技术耗时长、生产成本高。由北卡州立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研究人员共同研发的3D打印新技术,虽然具有当前3D打印机技术的某些特点,但它可以在物品制造过程中使材料层面的产生保持连续性,因此使制造速度大大加快。 3D打印机的制造原理与立体平板印刷类似,其过程是用激光器在一个见光即可转化成固体的液体材料中刻出..
2015-03-27
谷歌研发新腕带式设备传输能量可摧毁血液内的癌细胞
据英国《每日电讯报》3月18日(北京时间)报道,谷歌已为一种腕带式设备向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提交了专利申请,谷歌表示,这项名为“纳米粒子电泳”的腕带“能自动修改或破坏血液内一个或多个对健康有负面影响的目标,包括癌细胞等”。 谷歌在申请文书中写到,当某些酶、荷尔蒙、蛋白质、细胞或其他分子等出现在人体的血液内时,可能会影响人体内的医疗环境或健康状况,而谷歌申请专利的这种可穿戴设备能通过将能量传输到血管内,从而修改或破坏这些“害群之马”。递送的能量可能是无线电射频脉冲、不断变化的磁场,声脉冲、红外..
2015-03-21
台湾研发出可自供电物联网晶片
台湾实验研究院研发出“一体成形环境光能自供电整合技术”,可采集各种环境光能量,与电池或电容等能量储存装置配合,延长晶片的充电周期。研究院目前正在申请该技术专利,并与厂商研试开发产品。 在17日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台湾实验研究院前瞻元件组组长沈昌宏博士介绍说,物联网晶片是由运算晶片、记忆体、无线通讯器、感测器及能量管理装置(能量采集及储存)整合而成,可独立进行资料处理、储存及讯号发送,并可依需求装设各式各样的感测器,例如侦测温度、烟雾、位置甚至人体心跳、血压等讯号,收集各种环境资讯。 他表示,这项新技术..
2015-03-21
上海大学团队研发“生物3D打印机”使修复手术更完美
近日,著名的《美国物理联合会》期刊上发表了上海大学快速制造工程中心胡庆夕教授团队在生物3D打印方面的突破性研究工作。该团队研发的生物3D打印机,可以实现宏微观结构的复合成形和微纳结构表面修饰,同时可以实现滴涂、共混沉积、电喷、静电纺丝等多种细胞直接复合接种方式。 目前,医学上已经能够开展多项修复手术,但都存在问题。比如血管狭窄手术,需要放置金属支架,装和取需要进行二次手术;又比如对于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皮肤移植迫在眉睫,采用自体皮肤非常有限,异体不但存在排异问题,而且同样存在供需矛盾。 胡庆夕介绍说,与金属和塑料..
2015-03-16
南理工研发出大型海上风电吊装设备
据悉,南理工机械工程学院和南通润邦重机有限公司合作承担的江苏省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面向海上风电作业的超大型多功能吊装装备的研发及产业化”日前通过验收。 海上风力发电是世界可再生能源发展领域的热点,以前我国大型海上风力发电关键设备全部依赖进口,南理工机械工程学院陆宝春教授团队和南通润邦重机共同研发,已经成功将这一设备国产化,打破了该行业产品多年来一直依赖进口的现状,形成了自主知识产权,使得风力发电工程设备投资的成本大大降低。经过3年研发和自主创新,该研发团队掌握了海上风电工程超大型多功能吊装装备的..
2015-02-03
扬州大学成功研发仿生五轴联动机床
日前从扬州大学机械工程学院传出喜讯,由该院姜铭博士带领的研发团队成功研发出仿生五轴联动机床,并已获得两项发明专利。 据了解,该研发团队设计出的新型仿生五轴联动机床利用仿生技术,充分借鉴人形足底结构。为模仿人腿的胫骨和腓骨,该机床立柱垂直支撑采用中空的结构,在机床立柱中间可以安放驱动Z轴移动的电机。其中空的足底结构,可以安放驱动Y轴移动的电机和护罩;机床立柱的支撑面类似人体的足跟和脚掌,为非对称结构,使得支撑刚度能够提高约40%以上,关键部位摆动刀头比国内外现有的结构刚度提高了一倍以上,机床精度亦达到国内领先水平;除了在刚度、工..
2015-02-03
我国自主研发的高效空气净化器:1秒内灭菌率超94%
1月27日,由佛山柯维光电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发的高效紫外空气消毒净化器通过国家科技成果评价。经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广东省微生物检测中心等测试,柯维光电空气消毒净化器在0.2—1秒内,自然菌的一次性灭菌率达94%以上。 经测试,除快速高效紫外空气消毒净化外,其在30立方米的实验舱内,1小时甲醛、PM2.5去除率分别超过60%、97%。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研究员张流波等评价委员一致认为,该消毒净化器有高效、高强度紫外线发生技术,具快速消毒、运行持续性好、不产生二次污染等特点。技术达国内领先水平,其紫外快速消毒技术达国际先进水平。 ..
2015-02-01
GE的研发之路&改变未来的11项科技创新
GE于1900年在纽约州的斯克内克塔迪设立了第一家研发中心,那时研发中心一共只有3个工程师,3个人挤在其中一个工程师家中的谷仓里。 一年后,研发中心毁于一场大火。 随后研发中心搬迁到了一个“更加安全的”地方,同时雇佣了数千名优秀工程师甚至多位诺贝尔奖得主,使之成为整个GE创新的源泉。如今GE在全球拥有7大研发中心,总共汇聚了3000多名优秀的科学家,进行全球24小时不间断的创新研发。从纽约,巴西,德国,印度再到中国上海。他们其中的一些研究项目很可能在明天改变我们的世界。 接下来我们就来瞧一瞧GE最近发布的11项可..
2015-01-16
“身随意动”不是梦
让偏瘫患者戴上一顶“长”有几根连接线的特殊帽子,再在平时不听使唤的手臂上“粘”上几条细线,启动主机,只要患者想去抓起桌上的东西,一直不能动的手竟然能成功将桌上的物体抓了起来。 “这种纯意念控制人工神经康复机器人系统,其背后是23件发明专利在支撑。”该研发项目主要发明人,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明东近日在实验现场向本报记者介绍,这套名为“神工一号”的系统,历时10年研发成功。 令人称奇的是,“神工一号”不仅可以起到“替代”作用,更有“修复”作用..
2014-09-24
共
5
页 总数:
97
条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