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富锂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生产技术
发布单位:厦门大学
所属行业:新材料
合作信息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合作信息期限:2016-8
参考价格:面议
0
收藏数
合作信息简介
成果名称:富锂高容量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生产技术
成果拥有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
富锂三元高镍锰钴酸锂与钴酸锂相比,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成本低:由于含钴量低(10~20%),成本仅相当于钴酸锂的1/3且更绿色环保。2)安全性好:安全工作温度可达170 oC,而钴酸锂仅为130 oC,大幅提升了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3)克容量高:充电电压在4.6 V时(钴酸锂充电限制电压为4.2 V),其克容量发挥高达210 mAh/g,相当于钴酸锂的1.5倍,极大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供电时间。
富锂三元镍钴锰基材料由于其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安全性,该材料被认为是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面前国外已有部分大型汽车公司希望用此材料作为其二代动力汽车电池材料。另外,该材料由于比容量高,安全性好,价格较低的优势,是最有可能在小型通讯和小型动力领域同时应用的电池正极材料,具备取代钴酸锂和传统三元材料市场的潜力。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锂三元镍钴锰基材料由于其高容量、高安全性、低成本等突出优点必将成为商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一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目前已有多家国际及国内企业投入巨资进行该材料的产业化。我们自主研发了高性能富锂三元镍钴锰基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喷雾干燥造粒的工艺,使材料制备出来呈具有微纳结构的球形形貌,提高了材料的加工性能。本生产工艺经过多年实验优化设计,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等突出优点。目前已完成材料的第一期中试,生产工艺成熟,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良好,材料性能达到预期指标。放大生产材料产品目前已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平均粒径:10~20 um;振实密度>2 g/cm3;比表面积< 1 m2/g ;0.2 C> 210 mAh/g ;1 C > 170 mAh/g ;1 C循环性能:3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 80 %。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电动交通工具锂离子电池以及小型(商用)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下阶段开发,进入小规模量产(日产~300公斤,年产~100吨左右),需要投入开发资金约8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约400万元,厂房与安装约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中试生产线设计产能为100吨/年,生产负荷,按投产后第一年为32%;第二年达82%;以后各年达90%以上。投产第二年以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00万元以上,预计毛利润率在35%左右。
合作方式:成立公司参股合作或双方协商其它方式均可,具体合作方式可商议。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 勇 电 话:0592-2185753
E - mail :yyang@xmu.edu.cn
成果拥有单位:厦门大学
成果简介:
富锂三元高镍锰钴酸锂与钴酸锂相比,在以下方面具有显著优势:1)成本低:由于含钴量低(10~20%),成本仅相当于钴酸锂的1/3且更绿色环保。2)安全性好:安全工作温度可达170 oC,而钴酸锂仅为130 oC,大幅提升了使用安全性,有利于消费者的人身安全。3)克容量高:充电电压在4.6 V时(钴酸锂充电限制电压为4.2 V),其克容量发挥高达210 mAh/g,相当于钴酸锂的1.5倍,极大提升了电池的能量密度和供电时间。
富锂三元镍钴锰基材料由于其高的比容量和较好的安全性,该材料被认为是满足电动汽车对动力电池和储能电池高能量密度需求的重要发展方向,面前国外已有部分大型汽车公司希望用此材料作为其二代动力汽车电池材料。另外,该材料由于比容量高,安全性好,价格较低的优势,是最有可能在小型通讯和小型动力领域同时应用的电池正极材料,具备取代钴酸锂和传统三元材料市场的潜力。作为新一代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富锂三元镍钴锰基材料由于其高容量、高安全性、低成本等突出优点必将成为商业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重要一员,具有广泛的市场前景,目前已有多家国际及国内企业投入巨资进行该材料的产业化。我们自主研发了高性能富锂三元镍钴锰基正极材料生产技术,采用共沉淀法结合喷雾干燥造粒的工艺,使材料制备出来呈具有微纳结构的球形形貌,提高了材料的加工性能。本生产工艺经过多年实验优化设计,具有工艺简单、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等突出优点。目前已完成材料的第一期中试,生产工艺成熟,产品的稳定性和一致性良好,材料性能达到预期指标。放大生产材料产品目前已达到的技术指标如下:平均粒径:10~20 um;振实密度>2 g/cm3;比表面积< 1 m2/g ;0.2 C> 210 mAh/g ;1 C > 170 mAh/g ;1 C循环性能:300周循环容量保持率> 80 %。锂离子电池,主要用于电动交通工具锂离子电池以及小型(商用)电子设备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下阶段开发,进入小规模量产(日产~300公斤,年产~100吨左右),需要投入开发资金约800万元,其中设备投资约400万元,厂房与安装约200万元,流动资金200万元。中试生产线设计产能为100吨/年,生产负荷,按投产后第一年为32%;第二年达82%;以后各年达90%以上。投产第二年以后,年销售收入可达1500万元以上,预计毛利润率在35%左右。
合作方式:成立公司参股合作或双方协商其它方式均可,具体合作方式可商议。
联系方式:
联 系 人:杨 勇 电 话:0592-2185753
E - mail :yyang@xmu.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