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关键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发布单位:苏州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部
所属行业:医药制造、生物医药
合作信息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合作信息期限:2016-6
参考价格:面议
0
收藏数
合作信息简介
成果名称:经皮椎体后凸成形关键技术的建立及临床应用
成果简介: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属于医学应用领域,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课题组通过对胸腰椎椎体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分析,推导出骨折前椎体高度的计算方程式,为客观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人脊椎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皮椎体穿刺球囊置入技术。建立了骨水泥分次调制适时灌注技术,显著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概念及其参考诊断依据;提出了多椎体骨折责任椎的观点及其判定方法和治疗理念。率先将该技术用于周壁破损椎体骨折的治疗,并有效避免了骨水泥渗漏,取得满意疗效。
课题组自2000年3月在国内率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以来,共治疗441例患者,能即刻缓解疼痛,疗效显著,技术成熟。先后举办亚太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培训班一期,全国椎体后凸成形术培训班11期。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3个省市和地区被广泛开展,以其极微小的创伤缓解了广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部 0512-67165732
成果简介:
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属于医学应用领域,主要用于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的微创治疗。
课题组通过对胸腰椎椎体的解剖学和影像学测量分析,推导出骨折前椎体高度的计算方程式,为客观评价治疗效果提供了科学依据。在国人脊椎解剖学和影像学研究的基础上,建立了经皮椎体穿刺球囊置入技术。建立了骨水泥分次调制适时灌注技术,显著降低了骨水泥渗漏率,减少了并发症,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和疗效。首次提出了骨质疏松性椎体骨折不愈合的概念及其参考诊断依据;提出了多椎体骨折责任椎的观点及其判定方法和治疗理念。率先将该技术用于周壁破损椎体骨折的治疗,并有效避免了骨水泥渗漏,取得满意疗效。
课题组自2000年3月在国内率先应用椎体后凸成形术治疗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以来,共治疗441例患者,能即刻缓解疼痛,疗效显著,技术成熟。先后举办亚太经皮椎体后凸成形术培训班一期,全国椎体后凸成形术培训班11期。目前该技术已在全国23个省市和地区被广泛开展,以其极微小的创伤缓解了广大骨质疏松性脊柱压缩骨折患者的疼痛,大大提高了老年患者的生活质量,应用前景良好。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苏州大学科学技术与产业部 0512-671657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