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
发布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所属行业:其他
合作信息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高等院校
供求关系:供应
合作信息期限:2017-3
参考价格:面议
0
收藏数
合作信息简介
成果名称: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理论与方法及其应用
成果拥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
本成果属于土木建筑学科中的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领域。本项目系统建立了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项目组对50 个住区、25 所高校、10 个文化广场以及若干城市街区等建成环境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调研,获得以下创新性成果:第一,构建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生活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第二,系统提出“结构——人文”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应用技术体系;提出建立完备主观评价指标集及非专家赋权的方法;第三,基于使用后评价建立了珠三角地区基本“居住单元”、城市休憩广场及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等三类建成环境的设计模式、设计导则及使用后评价技术体系。该使用后评价集成技术,可以对建成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定级、比较和精细化分析研究,形成了科学理性的建筑环境设计研究模式,适用于建设项目策划、城市与建筑设计研究和设施管理等领域。本成果共发表论文52 篇,出版专著3 本,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8 篇,主要论著被他人引用472次,引领了国内在使用后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住宅规划和城市更新等工程领域,服务于设计院、高校、工程开发建设及政府建设机构等单位的生产、研究和决策过程,在广州太古仓改造等重点项目中应用,并取得广泛认可,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对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 斌 联系电话:13802907271 电子邮箱:esbzhu@scut.edu.cn
成果拥有单位:华南理工大学
成果简介:
本成果属于土木建筑学科中的建筑设计方法与理论领域。本项目系统建立了我国建成环境使用后评价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体系。项目组对50 个住区、25 所高校、10 个文化广场以及若干城市街区等建成环境进行了科学、深入的调研,获得以下创新性成果:第一,构建基于模糊集理论的生活与环境质量综合评价的科学架构;第二,系统提出“结构——人文”建成环境主观评价方法应用技术体系;提出建立完备主观评价指标集及非专家赋权的方法;第三,基于使用后评价建立了珠三角地区基本“居住单元”、城市休憩广场及岭南高校教学建筑等三类建成环境的设计模式、设计导则及使用后评价技术体系。该使用后评价集成技术,可以对建成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定级、比较和精细化分析研究,形成了科学理性的建筑环境设计研究模式,适用于建设项目策划、城市与建筑设计研究和设施管理等领域。本成果共发表论文52 篇,出版专著3 本,其中被三大索引收录8 篇,主要论著被他人引用472次,引领了国内在使用后评价领域的研究。成果已成功应用于大型公共建筑、住宅规划和城市更新等工程领域,服务于设计院、高校、工程开发建设及政府建设机构等单位的生产、研究和决策过程,在广州太古仓改造等重点项目中应用,并取得广泛认可,获得了较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成果对促进我国城乡规划、建筑设计与工程管理的科技进步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广阔的应用前景。
合作方式:面议。
联系方式:
联系人:朱 斌 联系电话:13802907271 电子邮箱:esbzhu@scut.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