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产品信息

发布单位:广西南宁沃野农业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所属行业:生物农业
鉴定时间:2014年
产品价格:面议
0
收藏数
○ 形态特征
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宽圆,有短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侧脉每边6-8条;叶柄长1-2厘米,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6-1/5。花先叶开放,花蕾密被灰黄色绢毛,生于枝顶,每花蕾包2-3花,形成聚伞花序,花杯状,芳香;花被片白色,外面基部淡红色,12-14(15)片,狭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6-6.8厘米,宽1.1-2.3厘米;雄蕊长1.1-1.6厘米,花药长7-8毫米,侧向开裂,花丝紫红色,长约4毫米,药隔伸出成短钝尖;雌蕊群绿色,圆柱形,长1.8-3厘米。聚合果圆柱形,长4-9厘米,常因部分心皮不发育而弯曲;蓇葖灰褐色,扁圆形,径7-15毫米,熟时背缝线开裂成两瓣,背面有瘤点状突起。
○ 生理特性
如遇严霜后,叶片脱落,枝条仍能安全越冬。翌春,枝条上的嫩芽开始萌发生长。自然脱落的种子,也能在地表过冬,与嫩芽同期出苗生长。多花木兰喜湿,耐早,但不耐水渍,低洼地不适宜种植。适宜于亚热带、暖温带中低海拔广大地区栽培种植,多花木兰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固土力强,抗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4.5-7.0的红壤,黄壤和紫红壤上,均生长良好。可单播,也可与其他牧草混播,表现喜光,但又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多花木兰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栽培的范围广,且未发现有严重的病虫害。
○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多花木兰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适宜在南温带及亚热带中低海拔地区栽培,夏季高温,雨量充足的地区,生长最旺。在冬季温度低,但无持久的霜冻情况下,可保持青绿。多花木兰喜湿,耐旱,抗逆性强,但不耐水渍,低洼地不适宜种植。在PH4.5-7.0的红壤、黄壤和紫红攘上。
○ 主要价值
多花木兰属于豆科植物,蛋白质含量高,嫩枝和叶片质地柔软,具有甜香味,适口性好。多花木兰的茎叶比为45:55,其嫩枝叶为牛、羊、兔所喜食。可刈割青饲或青贮,也可晒制干草或干草粉。饲用时,最好与禾草混喂。鲜草产量一般为1500kg/亩,大田示范区2500kg/亩,第一年可刈割利用3-4次,第二年为6-7次。此外,多花木兰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旱,耐瘠性能,是一种水土保持植物,也可以作为薪柴栽培。
水土保持、土壤修复价值
多花木兰是优良的豆科牧草,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多花木兰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 枝叶茂密、覆盖度大、 寿命长,能有效截留水滴. 发达的根系能固土保水. 防止土 壤冲刷,是一种抗性强的水土保持树种。
景观价值
多花木兰花序大,小花多,颜色淡红,花期长,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庭园绿化植物,是景观园林中经常运用的常绿植物。
叶倒卵形,长5-10厘米,宽3.5-7厘米,先端宽圆,有短急尖,基部阔楔形,上面绿色,无毛,下面灰绿色,侧脉每边6-8条;叶柄长1-2厘米,托叶痕为叶柄长的1/6-1/5。花先叶开放,花蕾密被灰黄色绢毛,生于枝顶,每花蕾包2-3花,形成聚伞花序,花杯状,芳香;花被片白色,外面基部淡红色,12-14(15)片,狭倒卵形或倒卵状披针形,长4.6-6.8厘米,宽1.1-2.3厘米;雄蕊长1.1-1.6厘米,花药长7-8毫米,侧向开裂,花丝紫红色,长约4毫米,药隔伸出成短钝尖;雌蕊群绿色,圆柱形,长1.8-3厘米。聚合果圆柱形,长4-9厘米,常因部分心皮不发育而弯曲;蓇葖灰褐色,扁圆形,径7-15毫米,熟时背缝线开裂成两瓣,背面有瘤点状突起。
○ 生理特性
如遇严霜后,叶片脱落,枝条仍能安全越冬。翌春,枝条上的嫩芽开始萌发生长。自然脱落的种子,也能在地表过冬,与嫩芽同期出苗生长。多花木兰喜湿,耐早,但不耐水渍,低洼地不适宜种植。适宜于亚热带、暖温带中低海拔广大地区栽培种植,多花木兰生长速度快,根系发达,固土力强,抗旱、耐瘠,对土壤要求不严,在pH4.5-7.0的红壤,黄壤和紫红壤上,均生长良好。可单播,也可与其他牧草混播,表现喜光,但又具有一定的耐阴性。多花木兰具有较强的抗逆性,适应栽培的范围广,且未发现有严重的病虫害。
○ 分布范围
分布于中国河北、山西、河南、江苏、浙江、广东、广西、福建、江西、四川、陕西、甘肃等省区。多花木兰喜温暖而湿润的气候,适宜在南温带及亚热带中低海拔地区栽培,夏季高温,雨量充足的地区,生长最旺。在冬季温度低,但无持久的霜冻情况下,可保持青绿。多花木兰喜湿,耐旱,抗逆性强,但不耐水渍,低洼地不适宜种植。在PH4.5-7.0的红壤、黄壤和紫红攘上。
○ 主要价值
多花木兰属于豆科植物,蛋白质含量高,嫩枝和叶片质地柔软,具有甜香味,适口性好。多花木兰的茎叶比为45:55,其嫩枝叶为牛、羊、兔所喜食。可刈割青饲或青贮,也可晒制干草或干草粉。饲用时,最好与禾草混喂。鲜草产量一般为1500kg/亩,大田示范区2500kg/亩,第一年可刈割利用3-4次,第二年为6-7次。此外,多花木兰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旱,耐瘠性能,是一种水土保持植物,也可以作为薪柴栽培。
水土保持、土壤修复价值
多花木兰是优良的豆科牧草,其根瘤菌能固定空气中游离的氮,具有改良土壤、增加土壤肥力的作用。多花木兰根系发达、生长速度快. 枝叶茂密、覆盖度大、 寿命长,能有效截留水滴. 发达的根系能固土保水. 防止土 壤冲刷,是一种抗性强的水土保持树种。
景观价值
多花木兰花序大,小花多,颜色淡红,花期长,也是很好的蜜源植物和庭园绿化植物,是景观园林中经常运用的常绿植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