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信息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技术
发布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二十八研究所
所属行业:电子信息
合作信息类型:意向合作
机构类型:企业
供求关系:供应
合作信息期限:2016-4
参考价格:面议
0
收藏数
合作信息简介
一、技术开发单位
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二、技术简介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ATFM)是指科学地安排空中交通量,使得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总的交通量与其容量相适应。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监视一定范围的空中交通状况,在战略(7天以上)、近期(1~7天)、短期(2~24h)、实时(2h内)不同阶段,利用飞行计划、气象、雷达航迹等信息,对机场、终端区、航路、扇区等不同空域单元未来某一时间段的流量进行预测,对预计会出现流量超过容量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地面等待、改航、高度限制、速度限制、进离场排序等措施,防止特定航线、区域或扇区的流量过分集中,以求增大整个航空管制区的处理容量,减少空中和地面飞机的延误,防止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超负荷运转,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主要技术包括:飞行流量预测和分析技术、地面等待策略建模技术、改航技术、空域容量评估技术、终端区排序技术、空域运行仿真技术等。
三、技术特点
(一)结合航空器飞行理论模型和历史统计数据,建立了航空器精确的4D轨迹模型;
(二)针对日常运行、恶劣天气、突发事件、重大事件、设备故障等不同情况,灵活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这些事件对航空器运行的影响;
(三)开发了三维空域运行仿真评估软件,通过对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模拟航班流的产生,建立了管制调配指令模型,形成了面向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三维图形软件运行仿真系统平台,评估结果包括空域容量、延误水平、管制员工作负荷等有实际意义的数据。
四、技术水平
飞行流量预警告警监控单元数量≥500个;飞行流量统计准确度≥95%;飞行流量实时告警的虚警率<5%;同时制作预案数≥4个;并发用户数≥8个。
五、适用范围
航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
六、技术状态
样品阶段。
七、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八、投入需求
已开发了原型系统平台,需要在实际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试用。
九、预期效益
本技术可为全国流量监控中心系统及军民航区域、分区、终端区等各级飞行流量管理子系统的研制所使用和借鉴,保障我国上空飞行流量的平稳、有序和通畅,保证军民航飞行活动的协调一致,从而可增强飞行安全性,获得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民航运输、军航训练等各项飞行事业的良性发展。
十、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严勇杰
电 话:13401923235
电子邮箱:yanyongjie41116@163.com
电子科技集团第二十八研究所
二、技术简介
空中交通流量管理(Air Traffic Flow Management, ATFM)是指科学地安排空中交通量,使得空中交通管制系统中总的交通量与其容量相适应。空中交通流量管理的主要作用是监视一定范围的空中交通状况,在战略(7天以上)、近期(1~7天)、短期(2~24h)、实时(2h内)不同阶段,利用飞行计划、气象、雷达航迹等信息,对机场、终端区、航路、扇区等不同空域单元未来某一时间段的流量进行预测,对预计会出现流量超过容量的情况进行分析,通过制定地面等待、改航、高度限制、速度限制、进离场排序等措施,防止特定航线、区域或扇区的流量过分集中,以求增大整个航空管制区的处理容量,减少空中和地面飞机的延误,防止空中交通管理系统超负荷运转,保证空中交通的安全和畅通。
主要技术包括:飞行流量预测和分析技术、地面等待策略建模技术、改航技术、空域容量评估技术、终端区排序技术、空域运行仿真技术等。
三、技术特点
(一)结合航空器飞行理论模型和历史统计数据,建立了航空器精确的4D轨迹模型;
(二)针对日常运行、恶劣天气、突发事件、重大事件、设备故障等不同情况,灵活制定有效的管理措施,减少这些事件对航空器运行的影响;
(三)开发了三维空域运行仿真评估软件,通过对实际运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模拟航班流的产生,建立了管制调配指令模型,形成了面向空中交通管理系统的三维图形软件运行仿真系统平台,评估结果包括空域容量、延误水平、管制员工作负荷等有实际意义的数据。
四、技术水平
飞行流量预警告警监控单元数量≥500个;飞行流量统计准确度≥95%;飞行流量实时告警的虚警率<5%;同时制作预案数≥4个;并发用户数≥8个。
五、适用范围
航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航空公司、机场。
六、技术状态
样品阶段。
七、合作方式
合作开发。
八、投入需求
已开发了原型系统平台,需要在实际的空中交通管理部门试用。
九、预期效益
本技术可为全国流量监控中心系统及军民航区域、分区、终端区等各级飞行流量管理子系统的研制所使用和借鉴,保障我国上空飞行流量的平稳、有序和通畅,保证军民航飞行活动的协调一致,从而可增强飞行安全性,获得空域资源的有效利用,促进民航运输、军航训练等各项飞行事业的良性发展。
十、联系方式
联 系 人:严勇杰
电 话:13401923235
电子邮箱:yanyongjie41116@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