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
知识(6)
美卫星创GPS导航高度纪录
美国4颗卫星近来在约相当于地月距离一半的高度成功利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导航,创下了GPS导航的高度纪录,这有助于未来展开探月任务。 美国航天局4日表示,“磁层多尺度任务”(MMS)卫星系统的4颗卫星今年2月在太空利用GPS导航,它们的轨道最高点距离地球超过11.63万英里(约合18.72万千米),大约为地月距离的一半。 美国航天局说,在这一高度上,MMS卫星仍接收到足够强的GPS信号,表明GPS信号比预想中的覆盖范围更高,有望用于未来的探月任务。
2019-04-09
再不怕迷路!卫星导航自行车铃可警示危险指引方向
报道称,用户可事先透过蓝牙将响铃与手机连接,然后在特定的手机程序输入目的地,该响铃就会通过响铃表面的LED灯为他指引方向。若用户走错路,响铃也会很快修正路线,重新引领用户上路。 此外,这款响铃还能收集不同用户在危险路段时按号的资料,并上传到服务器。若资料显示某一路段特别多用户警示,响铃就会判断出该路段较危险,然后用旗帜图案在程序的地图上标示,提醒其他会骑经该处的用户注意。
2016-07-14
中国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关键技术得到验证
中国今年新发射的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近日完成了在轨“体检”和关键技术的全面验证,导航信号性能指标较前一代北斗卫星大幅提高,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中国自主建设、独立运行,与世界其他卫星导航系统兼容共用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的 定位、测速、授时服务,并兼具短报文通信能力。 中国于今年7月25日发射了第18、19颗北斗导航卫星,于9月30日发射了第20颗北斗卫星。这三颗卫星的研制单位——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介绍,新一代北斗导航卫星的播发信号数量比以往增加..
2015-11-25
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获准临床应用
■生物技术 日前,我国著名疼痛医学专家、全国三叉神经痛研究中心主任彭胜在京宣布,其领衔开展的“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已通过了国家医疗器械监管部门批准,正式应用于临床。这是全球首个将智能机器人应用于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创新医疗技术,标志着我国临床治疗三叉神经痛的学科水平已经迈入“机器人时代”。 “智能机器人系统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计算机系统,属于国家863计划项目。”彭胜介绍说,“智能机器人三叉神经3D导航技术”是由北京彭胜医院专家团队基于计算机辅助外科机器人CASR系统,与国内多所科研机构联合..
2015-04-29
可牵引导航机器人或取代导盲犬
据英国《每日邮报》25日报道,伦敦大学国王学院和谢菲尔德哈勒姆大学的研究者已经研发出一种“可以牵着的机器人”,它可以通过触觉传感器和振动器帮人们导航。 不过这一机器人模型尚不成熟,它目前的样子就像一个真空吸尘器或者剪草机,不过在未来可能会变得小巧和轻便,适于在家中使用。 这一小型移动机器人上配有传感器,用来指路。使用者则站在其后面1米左右的地方,通过一个手柄来接受机器人的指引。 使用者还需要在手臂上佩戴一只特别的袖套,上面会配置一些微型振动器。袖套会将机器人发回的信号转化成详细的..
2015-03-30
我国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技术研究取得突破
国家863计划地球观测与导航技术领域“高性能导航增强测试信号模拟器及标校技术”课题在多体制卫星导航信号模拟技术方面取得重要突破,实现了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源在实验室环境中模拟城市、郊区、峡谷、海洋等多种环境下的导航场景,大大降低了GNSS(全球导航卫星系统)接收机及其系统在研制、实验、生产、测试、应用等环节中的资源消耗,不仅提升了我国卫星导航装备的研发能力和水平,为我国北斗系统建设推广提供了重要支撑,而且将直接影响我国卫星导航终端产品参与国际竞争的能力。目前,多体制导航信号模拟源设备已在卫星导航工程总体、国防工业研究院所、高等院校和..
2014-07-10
共
1
页 总数:
13
条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