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创新管理

解读“大秦川”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刘雪梅 王宪文  发布时间:2014-09-16
关键词:大秦川 解读

解读“大秦川”

                  原机械工业部副部长沈烈初(左一)参观秦川展台。 (资料图片)

  三人“禾”即为“秦”字,蕴涵着成团成组,合力载重,奋力担当;意味着团队创造业绩,劳动创造世界,矢志不渝地追求基业常青。它同八百里秦川丰厚而绵长的恢弘历史相得益彰。
                                               ——龙兴元语 
  9月12日,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秦川发展”)发布了“陕西秦川机械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发行股份换股吸收合并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有限公司并募集配套资金暨关联交易实施情况报告书”。
  至此,秦川发展重大资产重组尘埃落定。标志陕西省国企改革战略重组走出第一步。
  对此消息,业内反响颇多。有人注意到,这是机床行业第一家获批整体上市的公司,更令人瞩目的是,其所有优质资产全部囊括在这个整体上市的秦川发展内。也就是说,秦川集团这一次整体上市,是在秦川发展作为子公司将上一级原有集团番号取消的基础上,增加了原有并列的兄弟企业组建而成的。这里面最特别的一点,秦川发展作为上市公司地位不变,而其它原为第三级公司的下属单位升级为子公司。中国证券市场分析人士认为,在中国资本市场,多为子及孙公司上市,即便优质资产整体上市,也依然是隶属集团。秦川这种情况并不多见。这样一个听起来曲折却并不复杂,有趣而且可能有料的故事,在中国当今平淡而低迷的资本市场,由此引起人们的浓厚兴趣,显然是可以想见的。
  日前,秦川集团掌门人龙兴元就此相关话题,对本报记者作了解答。
  优质秦川
  龙兴元说,对于秦川集团的整体上市,秦川人做了足够的功课,也做出了极大的努力。因为我们坚信,这种做法对于秦川集团的未来发展是十分有利的,不仅具有显而易见的优势,可能还会有不少新期待。
  在这个故事的开始,让我们先来追溯一下秦川集团的上市历程。
  秦川集团可谓中国资本市场的一位老资格。1998年秦川发展(股票代码000837)上市。自此,秦川发展始终保持了不变的称号,并在多次资产重组的过程中,不断注入集团旗下优质资产,逐步形成主营优质资产整体进入资本市场的格局。
  优化上市公司内涵,丰富主业结构。这是秦川集团在资本市场的实践,即经历了两次资本市场调整。
  2006年10月,秦川集团以“先增资扩股,再吸收合并”的方式,完成大集团的组建。最初从陕西省获得1亿元资本金,5000万元用于参股宝鸡机床,并将汉江机床70%资产、汉江工具100%资产整体划拨进入集团公司。 
  按照一般的集团重组操作模式,无非在秦川机床集团、宝鸡机床集团、汉江机床、汉江工具四家企业的上面再设立大集团公司层级架构,但弊端是旗下上市公司局限在集团的第三层级,融资平台功能发挥有限,各企业品牌也局限在集团二、三层级。而龙兴元的另辟蹊径,使最具盈利能力的秦川发展上市公司成为大集团二级公司,“秦川”品牌从二级公司的子品牌,升格为集团的企业品牌,同时,也减少了企业层级。这就是龙兴元称之为“长子为大”的第一次操作。 
  2010年9月,秦川集团增资扩股,在保持国有控股的前提下,成功地引进战略投资者,融资4.79亿元。实现了集团层面的股权多元化。 
  始于2012年整体上市的秦川集团,为实现“四化”(集团去行政化、管理扁平化、归母效益最大化、协同效应最大化)原则再一次通过“长子为大”式操作,强化上市公司的优质业务。经过精心的产业培育和战略策划,2014年4月,提出了通过秦川发展发行股份吸收合并集团的方式,秦川集团实现整体上市,并拟配套募集资金6亿元左右的重组方案,按照这样的设计,国有资本的证券化率将达到100%,完成了第二次的“合并、吸收”,实现了从“小公司,大集团”到“大公司”的蜕变。 
  彼时,秦川发展拥有集团名称或功能,以取代集团。两度调整,让秦川集团的发展思路更符合市场规律,更符合国家基础性战略行业的发展逻辑。让所有子公司运营更加市场化,提高效益和效率,更加符合市场竞争的需要。这就是龙兴元的“减法原则”。 
  至此,一个“大秦川”的概念已经呼之欲出,即将翩翩上市。 
  公开消息显示:始于去年2月的秦川发展重大资产重组,主要是通过向其控股股东陕西秦川机床工具集团全体9名股东发行股份并换股吸收合并秦川集团,实现秦川集团的整体上市;同时,向不超过10名特定投资者非公开发行股份募集配套资金,以获得公司快速发展的机会和空间。秦川发展相关负责人表示,伴随着秦川集团的整体上市,大量多样化的优质业务资产将注入到上市公司,有利于完善上市公司产业结构,拓展公司业务和产品的市场应用,产生协同效应,加快转型升级。 
  强化主营 
  龙兴元认为,从一个国有企业转变成为公众公司,是秦川集团的市场化抉择。 
  他声称自己是一个有梦想的人,惟有梦想,才有追求。龙兴元解读“大秦川”一词:秦川机床是有内容、有未来、有充分想像空间的集团。 
  秦川发展一直是个点,而不是线。这一次的吸收合并将原来的集团注销了,再次把所有实际优质资产全部注入秦川发展,实现了由点向面的转变。 
  一般而言,中国企业上市方式无外乎几种,常规作法自然是让一个具备条件的公司经过系列手续,最终实现目的。另一种常见方式是通过收购,借壳上市,实现资本市场登陆。而拥有集团形式的中国企业,往往将优质资产独立上市,以致很多表现出色的上市公司始终停留在某集团的框架底下。一些集团的形成更是先有企业一二三四五,然后上面再架个行政色彩浓厚的集团当老子,即所谓集团的做大做“强”。在龙兴元看来,这种模式存在极大的弊端,而导致这种现象的出现,最根本的原因在于企业在唱“独角戏”,远离市场,行政化色彩过重。“企业讲求行政层级,必然使市场主体的企业运行成本过高,层级加多,失去市场竞争的灵活性、以及准确判断能力。”龙兴元说。 
  比如,一些优质业务在集团旗下甚至最下层的上市公司,在进行业务拓展的时候,特别是涉及到资产重组、资本运作的重大时期,往往会受到来自层级的困扰,导致业务进度受影响,也会降低拓展机会,协调空间较小。 
  百年秦川 
  很显然,经过近十几年的努力,秦川集团作为中国机床业的一块金字招牌正在得到市场越来越多的认可。在这里,秦川是个公司品牌,旗下如宝鸡机床、汉江机床、汉江工具、关中工具、秦川格兰德等,是在市场拥有众多客户美誉度的产品品牌。 
  龙兴元说,秦川作为公司品牌将被打造成一个百年品牌。但是在集团的运作上,应该尊重历史,尊重所有独立法人,尊重这些子公司的产品品牌,充分发挥各自在细分市场的作用。秦川作为驰名商标,打造百年品牌,但汉机、汉工、宝鸡等机床品牌已经形成了市场地位,也各有特色,因此必须保留并加强。如汉江工具、思源量仪等与秦川发展相互呼应,更加有利于秦川“齿轮加工工艺装备链”的打造和巩固。
  具体到汽车市场,秦川集团横向整合旗下资源,以数控车床、外圆磨床、齿轮刀具、滚齿机、磨齿机及磨削工艺、精密量仪、倒棱精整设备等产品和服务,成线装备国内某自主品牌汽车企业的变速器齿轮生产线,为用户提供从“图纸到产品”、从“装备到整套工艺技术”的成套解决方案,充分展现其作为专业齿轮加工解决方案提供者的角色。而在产业链的纵向拓展方面,秦川集团以设计咨询为先导,以先进工艺与装备集成之核心能力优势,深度参与用户工艺的研发,使高端的零部件业务成功进入汽车、机器人、航空、航天、航海(工)、新能源等领域。
  然而秦川集团却并不满足这样的定位和解释。他认为,如今的秦川集团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机床制造企业。随着机床产业的高端化,秦川集团大步走向以机床工具为主业、具有大型关键零部件制造与完善的现代制造服务能力的制造服务商。提供整体解决方案,是龙兴元的梦想。 
  此秦川非彼秦川 
  从西安交大毕业后进入当时的秦川机床,自2001年始任公司董事长至今,龙兴元将一生的事业放在了秦川。他对秦川集团的定义,充满了激情和梦想。回顾14年来执掌秦川集团的历史,龙兴元用“此秦川非彼秦川”来形容它的发展和未来。如今秦川集团的发展理念、路径和未来可能达到的空间,已远非当年可比。
  在外人眼中,秦川集团不知不觉中具备了鲜明的特色,龙兴元用“销售收入在增长、利润在恢复,利税达数亿元”,描述了2013年及今年前七月的企业状况。14年来,秦川集团每3年即有一个变化,早已不是当年接手的秦川,实事求是地说,秦川集团有的业务板块量虽有下降,但利润开始回升,总体来看利税增长还是比较有潜力的。
  2014年秦川集团业绩增长主要是抓住了零部件产业的突破,这是秦川集团最有特色的,不同于其它机床企业的业务。其中有下游齿轮传动、滚动部件、螺杆泵,利用重大专项技术开发的特种/大型齿轮传动副(如弧锥齿轮、面齿轮、人字齿轮),这些都已是产业化的产品,让秦川抓住了舰船海工、石油燃气领域的机会。还有军工配套业务更是成为秦川特色。出口业务稳定增长,与美国GE公司的广泛合作,从2000万美元到不断追加合作金额(明年可能超过8000万美元),这是秦川集团应对危机的重要举措,也是秦川的新产业。 
  新的装备、新的产业、新的服务,对于秦川而言,这是全然不同于以往的业务。龙兴元非常看重大型传动关键零部件的突破。
  事非亲历不觉难 
  业内第一家整体上市,而且将集团业务纳入上市子公司,这种模式在中国证券市场极为少见。其中的困难和复杂,只有亲力者自知。龙兴元说,我们需要克服重重困难,坚持自己的理念不变,坚信自己的正确观点,对企业负责任,洞悉市场大势,谋求事业发展。 
  秦川集团的发展显然有着不同于业内同类的路径,对此“另类”但却绝非出格的模式,龙兴元有很多值得回味和研究探讨的心得。 
  产业发展到一定层面,必须把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结合起来,打开产业资本与金融资本的通道,相互之间协同,好比中医学上一个人打通了任、督两脉,其通畅对企业整体健康良性发展的意义非同一般。
  金融资本有其逻辑和规则,实业发展也有其自身规律。龙兴元谈到,需要金融资本的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应该注重金融行业的规则,研究策划行之有效的融合方法,而不是坐等政策的扶持和对方的改变。借势金融资本,对于实体经济的发展非常重要,即以时间换空间,以空间换空间。这就是上市公司可以运作的事业,特色明显、整体优质资产上市更会吸引资本市场的重视,一定会受到追捧。这是秦川集团追求整体上市的根本理由。
  龙兴元给记者讲述了一个概念,都说小微企业投融资有种种难度,得不到金融产业的支持。那么作为来自传统产业的经营者,有没有想到过除了政策等理由和困难,金融业本身的生存法则和发展规律,是否能够允许放贷支持你呢?传统产业对金融业务的规则又有多少了解和尊重?站在资本一方,有多少企业能够替他们思考一下融资合作的可能与可行性?既然投资有风险,为什么资本要投给一个看起来似乎没有什么价值的产业?
  龙兴元的观点,既然是合作,无论实业还是资本方,必得弄清对方的规则,而且在必须的时候作出必要的调整,这个调整肯定不是对方的,而只能是自己调整,所谓“山不过来,我便就是山”。既然我们没有办法改变别人,那么我们只好改变自己来适应发展。
  国企改革最重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去行政化,无论是央企还是地方国企,龙兴元认为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最重要的工作,对企业应取消行政级别,应由市场来选择企业。国企改革的一大难点,即在于资产的优化。如果最优质资产在行政体制底层,这就不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格局中主体地位的形成。
  龙兴元说,企业整合是有原则和规律的。集团运作的重要一点,就是内部各个企业定位要准,要称职、到位,做自己该做的工作,该干啥干好啥。不能只有建制没有机制的作用,最终变成行政机构。
  对于规范公司制度,注重组织效率,以及企业主要经营者的职能等,龙兴元亦有心得。他说,一个企业的经营者即董事长如果今天还是在卖产品、主要精力放在推广产品和销售上,目光只盯在产品制造及营销上,则是不正常的。证明了他的工作不到位。世界经济形势和中国企业发展表明,无论来自于什么样的产业,今天的企业经营关注的重点应该发生变化了,很多企业的困难,早已不是个人所能解决的问题,发展经济和发展企业需要团队的智慧。一个企业的高管团队主要应该考虑发展战略。
  此秦川亦彼秦川 
  龙兴元曾经对中国机床行业有一句堪称经典的概述,即低端混战,高端失守。
  面对此话题,龙兴元说,这些年来行业的这种格局没有太大改变,至少根本的改变还没有出现。但在一些有秦川进入的细分市场,变化还是很大的,比如磨齿机的系列化、档次、水平等有很大进步,功能、可靠性等都发生了变化。
  从本次机床展的参展产品中,人们可以看到秦川集团近年来在产品智能化程度提高、系统集成与成套工艺能力提升、产品品质及可靠性上台阶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 
  回首秦川集团近年来一系列重组购并的历史,可以看出,其始终围绕主业发展的路线,2002年购并陕西机床组建秦川格兰德、2004年美国联合工业公司进入,2005年顶住了非常大的压力,将秦川留在省里,为后来更好地发展打下基础。2006年重新整合,划清主副业,同年底成立大秦川机床工具集团,此时,已是一个全然不同的集团。2009年引进新经济类资本特别是新兴产业的资本,增资扩股,实行混和所有制经营。
  面对即将实现的整体上市,秦川集团确定了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即基于核心技术与关键装备优势,通过产业整合、产业提升和产业转型,形成“机床产品、关键功能部件、现代制造服务业”三个1/3(占销售收入的比率)的业务板块格局。
  第一个1/3:机床工具高端化、智能制造岛(生产线)、汽车自动变速器工艺装备链。
  公司以打造“复杂型面加工工艺装备链”(包括圆柱齿、圆锥齿轮、螺纹-螺杆、叶片-叶轮、非球镜面)、“高效数控机床产业链”、“三航两机关键部件加工装备链”为重点发展方向,构成秦川集团第一个1/3的业务板块。
  第二个1/3:以关键零部件为支撑的高端制造。 
  主轴、数控转台、自动夹具等关键功能部件是秦川发展主机所必须的配套产品。公司基于关键功能部件对装备制造业发展的极端重要性和巨大市场需求,整体上市后将继续发展关键功能部件产业群,包括弧锥齿轮副、滚珠丝杠、直线导轨、特种齿轮箱、机器人减速器、数控转台、螺杆转子、数控系统和精密铸件等。这些将构成秦川集团第二个1/3的业务板块。
  第三个1/3:数字化车间和系统集成,机床再制造及工厂服务,供应链整合与金融租赁。
  现代制造服务是制造企业及独立专业服务机构面对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为提高核心竞争力,向产品用户提供以系统集成、知识密集为特征的成套服务。公司将依靠主机产品高端化、智能化、产业链化的优势,加快现代制造服务业业务的发展,适应市场对现代化制造服务业的新需求。这将构成秦川集团的第三个1/3业务板块。
  作为一家国有上市公司,秦川集团不同于其它的是,上市公司的业务不仅仅是集团的主营业务,是集团在完成多项重组购并业务中的主体,更重要的是,随着整体上市工作的开展,秦川集团的名称始终没有改变,不仅如此,近年来进入秦川集团内部以及合并扩展的业务,也将继续保持。
  秦川集团虽然会淡化传统机床业务惟一支撑作用,但绝非脱离机床主业,而是要用更多现代化新技术的手段,让传统产品为用户提高附加值、进而增大利润的做法,使之成为现代制造业的龙头。
  6月5日的重组方案获批公告,让人们看到了秦川集团清晰的整体上市思路。近日发布的资产交割完成公告,标志着作为陕西国企改革的领头羊,秦川集团整体上市终于正式收官,而此次重组的顺利完成也标志着中西部新一轮国企改革打响了发令枪。但是拥有梦想的龙兴元承认自己仍在做梦,他要将更多更好的业务放进秦川集团这个实现梦想的地方。

相关链接1 
  秦川发展接力工业机器人产业

  8月29日,秦川发展与秦川集团签署了《交割确认书》,就本次重大资产重组交割结果进行了确认。本次增发股份366112267股将于该批股份上市日(2014年9月15日)的前一交易日(2014年9月12日)日终登记到账,并正式列入上市公司的股东名册,秦川集团所持有秦川发展股份共计92935348股于同日(2014年9月12日)注销。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重组完成意味着秦川集团的优质资产注入到秦川发展。业内人士表示,“秦川发展近年来一直在布局工业机器人产业,而集团丰富的设备、刀具和检测设备制造能力是对其发展机器人关节减速器最好的助力。” 
  秦川方面在记者采访时说,“今后希望为客户提供关键工艺和关键装备、全面技术解决方案和系统集成、流程布局和数字化工厂建设、产品全生命周期管理和工厂服务。”本次重组也被外界定义为将秦川打造成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高端装备制造领域的系统集成服务商、关键功能部件供应商的第一步。
  前述业内人士指出,秦川发展近期大举进军工业机器人的核心零部件——机器人关节减速器,而该项目的实现将依托于秦川集团注入的技术储备和生产设备基础。
  “重组完成后,关节减速器成套设备大部分可以在集团内部完成设计、制造。更有利于形成年9万套工业机器人关节减速器的生产能力,形成批量的产业化生产,彻底改变我国工业机器人关键部件受制于人的局面,尽快替代进口,扩大国内市场占有率,并逐步扩大出口。”秦川相关负责人期许道。

相关链接2 
  “秦川模式”或进一步推广

  作为陕西省国企改革的先行者,2013年秦川集团率先启动整体上市程序,改革步伐走在了全省的前列。陕西省国资委旗下的其他企业能否应声而动,“秦川模式”能否进一步推广,值得市场关注。
  公告显示,本次重组和配套融资完成后,陕西省国资委仍为秦川发展第一大股东。
  本次重组在保留原有业务的基础上,将秦川集团整体注入上市公司,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成为以机床业务为核心、以相关机械制造业务为辅,整合研发、制造、销售及相关服务功能,成为以高端数控机床为代表、以关键功能零部件为特色的综合性高端装备供应商,主要产品囊括了高端数控机床、关键功能零部件、复杂工具、精密检测设备等。
  “目前,在宏观经济放缓、制造业转型升级的大背景下,机床行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迫切任务。”机床行业分析师介绍道。
  此外,该分析师还预测,在高端市场需求稳定上升的同时,低端市场的需求将继续萎缩,以往以低技术、低利润率、依靠高销量维持盈利水平的业务模式已不可持续,高精度、自动化、智能化、集成化产品才是未来发展的趋势.

解读“大秦川”

                              秦川集团宝鸡机床厂

责任编辑:朱振杰
相关评论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