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创新管理

学工业4.0,先学学德国不拆台的文化

来源:中青汽车       发布时间:2015-05-08
国家前几次组织优势力量搭建联盟、攻克汽车技术难题时,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如果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浓了,结果自然会更好。
   最近,德国工业4.0是国内各行业竞相学习、研究的对象。在学习中,也出现了多种角度的分析与评论。有分析说,德国工业4.0是根据德国工业基础提炼出来的思路,有德国特色,中国在学习的时候不能跟丢了。也有分析说,德国工业4.0体现了德国人严谨、耐心做产品的优势,他们可以在阿尔卑斯山谷里,抛弃物欲,几代人静心研发一个产品上百年。中国人应该抛弃浮躁心理和投机心理,踏踏实实做好产品。
 
  这些分析都很有道理。不过,抛却这些战术层面的思考,我们还应该找到德国工业4.0的更大优势,那就是协同创新、互相不拆台的合作文化。德国的机械工业发达,各个零部件之间配合紧密,造就了强大的性能。德国每一个中小企业如同机器上的零配件,也能够互相配合,互不拆台。这种文化氛围给了每一个企业踏踏实实做好一个产品的信心与安全感,让他们得以安心研发一个领域的产品。
 
  这一点,中国工程院院士、世界电动车协会主席陈清泉看得非常清楚。他说,“我最近每年有两个月时间在德国做研究。我观察和体会到,德国在科技和产业创新中协同创新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德国企业从大企业到中小企业,在创新和产品质量提升上竞争激烈,但绝不用价格战挤压彼此。德国企业之间联系紧密,互通有无,他们将这种紧密沟通称之为精英集群,共享创新和科技的红利。尤其在德国最具竞争力的化工、汽车、电子设备和工程领域。他们不会相互拆台,而是通力合作。”
 
  协同创新的思维难能可贵。但目前,我国各大行业都缺乏这种氛围。在汽车出口领域,互打价格战的现象尤其明显,以至于很多中国车企负责人多次呼吁,国家应建立中国汽车出口规范,严把质量关,在出口时互相协调,不打价格战,共同维护中国汽车品牌的名誉。
 
  在研发领域,中国汽车目前也缺乏协同创新的氛围,导致了资源分散,核心竞争力大而不强。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秘书长董扬曾向记者表示,希望中国汽车企业能出现宝马丰田那样的合作。
 
  因此,在竞争更加激烈的车市新常态中,加强协同创新文化的宣传,做到互不拆台,形成互相合作的文化氛围,应该是发展工业4.0的先决条件。要不,大家都处处设防,精力分散,谁能集中精力研发尖端产品呢?
 
  陈清泉提出,在动力锂离子电池领域更需要协同创新。他认为,目前中国在下一代电池研发上面临的形势十分严峻。此轮竞赛的关键是掌握先进材料、电池体系、电池及系统设计制造的核心知识产权。如果没有合理的布局、扎实系统的基础研究,难以想象我国能仅靠廉价的劳动力与原料在今后的电池产业占得优势地位。
 
  “高能量密度锂离子电池以及下一代电池技术研究难度较大,迫切需要国家组织优势力量,集中攻关,促进关键的原始创新,解决瓶颈技术,获得知识产权,以便处于优势竞争地位。”
 
  业内人士都记得,国家前几次组织优势力量搭建联盟、攻克汽车技术难题时,最后的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如果协同创新的文化氛围浓了,结果自然会更好。
责任编辑:何军
相关评论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