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
知识(244)
颠覆or被颠覆?传统制造业需要“居安思危”
“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公司,需要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心态,才不至于被产业所颠覆。”这是吉林金洪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曲金良从创办公司以来时刻秉承的理念。 借盖世汽车网主办的第七届全球汽车产业峰会的机会,记者有幸与曲金良董事长就其公司的发展历程、新技术与新管理模式、跨界规划等话题进行了探讨。 明确定位加速发展步伐 曲金良原本就职于一汽集团,随着2005年底国企改制,他带领着一汽的一支专业团队进行创业,创办了吉林金洪汽车部件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吉林金洪”)。“创业之初,我们只有150万现..
2015-04-30
工业4.0的风潮中 制造业如何撰写中国名片?
在上一轮的国际分工中,中国被分到了产业链的最低端,兢兢业业,一干就是40年,用自己的双手满足着全世界的需求,手机、电脑、芭比娃娃、圣诞老人、Nike的衣服和鞋子…中国制造的形象一度被妖魔化:只要给工头一张图纸,他们就能搞定任何产品。在过去的40年里,制造业在中国大地迅速崛起,依靠巨大的成本优势,我们承接了各式各样的制造任务,而且体量之大,早已遥遥领先世界,自然地,制造业也成为中国经济实实在在地支柱和基础,用比较文学的说法就是,制造业已经成为中国的国家名片,这个行业的变迁反映着中国社会的变迁,它每一次暴风骤雨的变革总要伴随着社会大事件的..
2015-04-28
审慎面对工业4.0 小心驶得万年船
工业4.0是现在一个很热的话题,我和导师去年正好写了两篇关于这个问题的文章,但由于尚未完全发表,所以就先不贴出来了。在这里我结合着我们的文章,谈一下我个人对工业4.0的看法。 这个概念是德国在2011年提出的,即第四次工业革命,具体是什么,网上已经说了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这里说一下工业4.0提出的背景:根据德国政府的报告《未来图景“工业4.0”》(Zukunftsbild “Industrie4.0”),工业4.0提出的外部原因有两个,一是美国等发达国家的“再工业化”带来的刺激,二是以中国为首的新兴国家的崛起使得德国产品..
2015-04-28
“互联网+”:制造强国的新引擎
李克强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我国是制造业大国,也是互联网+大国,互联网与制造业融合空间广阔,潜力巨大。实施“互联网+”行动计划,推进互联网和制造业融合深度发展,是建设制造强国的关键之举。 “互联网+”引发制造业发展方式深刻变革 “互联网+”推动生产制造模式变革,智能制造成为新型生产方式。互联网在制造业领域应用日益广泛深入,推动生产制造向着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工业..
2015-04-28
“制造强国”少不了创新和匠心
创新能力不强;核心技术薄弱、共性技术缺位;资源浪费、污染严重……面对我国制造业的重重矛盾,必须更加坚定地推动实施“中国制造2025”。而在这个过程中,必须脚踏实地、稳打稳扎、精益求精。 3.6%——这是我国组装一部苹果手机获取的价值。2010年亚洲开发银行调查发现,生产一部苹果手机所需的178.96美元成本中,超过60美元流向了日本,30美元流向了德国,23美元流向了韩国,中国所得仅6.5美元。 80%——这是我国一些高端元器件进口的比重。统计显示,我国所需的高端芯片80%以上依赖进口;高铁装备所需的核..
2015-04-27
探索和实践:创新驱动“中国制造2025”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实施“中国制造2025”,一度引发全民热议。在规划细则出台进入倒计时关键时刻,新华网举办创新驱动战略下的“中国制造2025”主题研讨会,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代表共议中国制造未来发展。 海尔家电产业集团副总裁陈录城在活动上阐述了海尔对于智能制造的理解,海尔是怎么做的以及海尔都做了哪些实践、取得了哪些成果等。陈录城介绍说,互联工厂模式是海尔对工业4.0和“中国制造2025”的探索和实践,互联工厂就是由大规模制造转型为大规模定制,满足用户个性化需求。 早已进入平台化、网络化转型的海尔..
2015-04-24
“中国制造2025”不是德国工业4.0翻版
中国制造“短板”究竟在哪?如何做大做强?“中国制造2025”是德国工业4.0计划的翻版吗? 中国工程院“制造强国战略研究”咨询项目一期总结暨二期启动会21日在京召开。专家们表示,如果说一期研究是对中国制造进行“诊断”,那么二期旨在为中国制造实现跨越式发展开“药方”。 大而不强 2013年,中国工程院会同工信部等启动了“制造强国战略研究”重大咨询项目。中国工程院院长周济和中国工程院院士朱高峰担任组长,50多位院士和100多位专家参与。 “院士专家们..
2015-04-24
中国推进智能制造工作六大措施
新常态下,要以智能制造为推进两化深度融合的突破口,实现重大智能装备和产品的自主可控,推广普及智能工厂,提升制造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完善制造业国家创新体系和综合标准化体系,打造制造业竞争新优势,实现中国智造跨越式发展。 一是研究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工作,推动两化融合整体水平提升 深入了解智能制造发展潜力和面临的问题,明确智能制造发展的思路和重点方向。研究制定试点示范方案,明确目标、内容和主要措施,开展智能制造示范城市试点建设和重点行业智能制造示范工程建设。 在工业和信息化部前期组织实施的两..
2015-04-24
Klaus:工业4.0真正的含义是互联制造
2015年4月20日至22日,以“新常态下的中国汽车产业”为主题的2015中国汽车论坛在上海隆重召开,以下为德国汽车工业协会执行董事KlausBraeunig在讨论环节的发言。 董扬:我不知道在德国工业4.0是不是有这么多人知道,几乎工业领域每一个人都知道,德国的工业4.0。对于工4.0大家知道比较多的,印象比较深的,是在制造过程中间,会利用云的计算,云的制造等等这样一些新技术,我的问题是,在工业4.0的背景下,汽车的销售和销售后的服务,在营销,在后面的这些环节,会产生什么样的变化? Klaus:其实这是德国人出现的一个词,就是工业4.0,确..
2015-04-24
从三次工业革命看中国制造强国的抉择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要实施“中国制造2025”,坚持创新驱动、智能转型、强化基础、绿色发展,加快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这是中国政府在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全球制造业呈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方向发展的大背景下所做出的重大历史抉择,在中国制造业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 三次工业革命的启示 迄今为止,人类社会发生了三次由科学技术引领的工业革命,每一次工业革命,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使人类福利水平得到飞跃,人类社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源起于英国,发生在18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40年代的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
2015-04-23
共
25
页 总数:
537
条
上一页
..
.
14
15
16
17
18
.
..
下一页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