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16)
知识
秦世俊:一位产业工人的传奇
梦想——矢志航空乐其中 1982年6月,秦世俊出生在哈尔滨市南郊一个以工业著称的老城区,父亲和很多亲人都是这里一所大型军工企业——中航工业哈飞(以下简称“哈飞”)的职工。哈飞是中国直升机和轻型多用途飞机研发制造基地,同时也是空客等国际知名航空企业的零部件供应商。在这样一个有着浓厚“航空报国”氛围的环境里,1998年,秦世俊报考了哈飞技校,为成为一名优秀的航空人做起了准备。 毕业后,秦世俊如愿进入哈飞,成为一名航空人。作为一名技校毕业生,他的起点并不高。初进公司,学习钳工专业的他因工作需要被安排到数控工段。数控是个新兴专..
2015-05-21
机器人替代蓝领工人势不可挡
制造型企业这几年一直在寻求突围,尤其是在人力资本的管理方面。随着国内人力成本的上升,自动化引进车间成了制造型企业转型的倒逼成果,机器人行业由此风生水起。之前车间头戴蓝色帽子身穿蓝色工衣的员工满满当当,密密麻麻,而今车间却是排列有序、按照设定的程序转动的各种机器人。车间里孤零零的几个人,巡视车间每台机器和机器人的运转情况,巡查从机器人手中下线的每款产品的品质是否达到要求。没有管理者的呵斥和训导,弥漫车间的是机器人自动自发的“工作”转动声。偶尔夹杂着机器人出现故障的报警声和红色闪烁灯。一个机器人的工作效率是普通员工的两到三倍,..
2015-05-04
王军:一线工人的“工业4.0”尝试
看着最后一截红彤彤的钢胚逐渐冷却,变成卷板,王军脸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这个和钢铁打了将近30年交道的宝钢股份热轧厂高级技师,最近研发的层流冷却关键装备技术又即将投用。 在“工业4.0”时代,不同用户会对钢板和钢卷提出个性化要求,这对装配技术、设备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十年前我开始关注这项技术,当时可以说是1.0版本。现在我研发的技术,已经升级到了4.0版本,全部实现了自动化控制。”王军笑着对记者说,“这或许算是我的工业4.0尝试吧。” 王军,这位由普通的岗位辅助工成长起来的新时代工人,和他的创新团队一起,拥有679项专利,三年创..
2015-04-28
焊接高铁的“工人院士”:技能报国,最朴素的“中国梦”
2014年12月29日,第十二届高技能人才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国家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部对荣获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奖者进行表彰。“中国第一代高铁工人”标杆、中国北车长客股份公司首席操作师谢元立位列其中,成为具有“工人院士”之称的“中华技能大奖”的获得者。谢元立代表30位“中华技能大奖”获奖者在表彰大会上发言。随后,他又来到中南海代表获奖者向国务院领导汇报工作情况。 4月21日,记者在长客采访谢元立,感受他不平常的故事—— 技能报国,最朴素的“中国梦” 作为一名普通工人,谢元立有着自己最朴素的职业理想——技能报国。 ..
2015-04-28
富士康计划引进数千机器人取代工人
富士康母公司鸿海科技集团一直利用中国大陆的廉价劳动力为苹果代工iPad平板和iPhone手机,现在,这家高科技承包商计划引进数量可能达数千的机器人取代人力,以降低劳动力成本。此举受到了经济专家和已经通常对富士康持批评态度的劳工权益组织的欢迎,后者认为此举会缓和劳工纠纷。 鸿海在中国大陆总共雇用约100万名工人。但鸿海集团总裁郭台铭上月向媒体透露,鸿海准备在三年内让七成生产线实现自动化。他说机器人将取代工人,提高生产效率。 市场研究公司Gartner驻台北分析师王菊梅认为自动化是鸿海不能忽略的趋势。她说,在某些生产过程,鸿海必须使用机器人取代..
2015-03-12
金蓝领的风采——走进沈鼓集团“杨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
沈鼓集团董事长苏永强与工人专家杨建华在大师工作室启动仪式上合影留念。 时下,中央电视台《大国重器》一时风靡全国,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第二集“国之砝码”中,有一个工人眼含热泪,质朴的话语表达了对工业企业的热爱,表达了产业工人对于国家装备制造业的情怀。他叫杨建华,全国劳动模范,沈鼓首席工人专家。为了让像杨建华这样的金蓝领在企业中绽放风采,传递给青年技术工人更多热量,沈鼓集团组织了一批技艺高超的技术工人、专家,成立了“杨建华技能大师工作室”。 据悉,“十二五”期间,沈鼓集团在国家重大装备领域开展了一系列产品研发与技术攻关..
2014-08-25
共
2
页 总数:
35
条
上一页
1
2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