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
知识(3)
水下机器人建设正加速 未来可助多领域解难
近日,我国科学研究院沈阳自动化研究所研发的4500米继深海资源自主勘查系统顺利完成第一阶段试验,经历90余天,共进行试验118次,取得了多项重大突破。 该所在国内首次将非回转体立扁形设计理念应用于AUV,实现了水面遥控回收AUV方案;首次采用回转式推进器布局,实现了AUV的强操纵性能力;采用先进的控制方法,实现了潜水器高精度动态和稳态航行控制;首次采用基于前视声呐的避碰控制方法,大幅提高了潜水器避碰控制水平,在千岛湖实验现场多次成功进行了复杂地形近底航行和拍照;在国内率先在AUV上安装了磁力探测传感器,并对磁异常探测进行了有效验证,为探测多金..
2015-02-14
仿“章鱼”机器人可在水下超快速通过 1秒内身体长10倍
英国南安普敦大学、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和新加坡麻省理工学院研究和技术联盟的联合团队开发出一种像章鱼一样的机器人,可以在水中收缩从而以超快速度推进和加速,成为前所未见的人造水下航行器。该研究结果发表在最新一期的《生物灵感和仿生学》上。 最快的水生动物外形光滑而细长,这有助于它们轻易地在水中通行,而头足类动物,如章鱼,能够用水填充自己的身体,然后迅速将水压榨出,以这种方式获得动力快速逃逸。 据物理学家组织网近日报道,受此启发,这个联合团队制造了一个像章鱼一样的可变形机器人,骨架是3D打印的,除了一个薄弹性外壳外,没..
2015-02-14
青岛蓝色硅谷造水下机器人全球领先
“以前不论是海水养殖监测、深海搜救,还是海洋生态调查、海洋工程探测,都只能依靠国外生产的水下机器人,不仅价格贵,而且售后很难保障。而现在,不仅可以开始依赖国内自主研发的水下机器人,而且应用领域和功能也更加的广泛。”1月28日上午,凤凰网青岛走进一家专门研制水下机器人的海洋技术公司。据悉,这也是首家入驻青岛蓝色硅谷创业中心的孵化项目。 走进实验室,技术部的工作人员正在操作一台“飞鱼号”水下机器人,并且介绍了相关情况:这样一台外表看似并不复杂的“小黄人”,身上却拥有3项发明专利,6项实用新型专利,其技术..
2015-01-29
共
1
页 总数:
7
条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