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网站地图
帮助
手机版
登录
注册
搜索
地市:
行业:
返回首页
搜索结果
新产品
新技术
企业
合作
公共服务
资讯
知识(9)
基于虚拟现实的三维建模技术的研究
0 引言 虚拟现实技术(VirtualReality,VR)通过使用计算机,运用一定的技术手段建造一个仿真的三维虚拟环境。VR技术通常具有如下的特征: 1)沉浸感。是指对象作为主角置身于虚幻世界中的逼真感受。 2)交互性。是指参与者对模拟世界中物体的可干预性以及从虚拟环境中得到效果反馈的自然程度。 3)自主性。强调VR技术应该拥有广阔的可幻想空间,能够拓展人类认知的领域,不仅可以逼真重现客观世界,还可以构建虚幻的、甚至是奇幻的世界状态。 当今时代日新月异,随着计算机领域相关技术的迅猛发展,VR系统构建及技术进入网络应用已然成..
2019-04-09
为什么动作控制器是目前最佳虚拟现实输入系统
虚拟现实的交互问题越来越多。交互问题跟虚拟现实的功能息息相关,虚拟现实中的交互会影响用户的体验,以及沉浸感。 Oculus的第一代头显—Rift DK1,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了虚拟现实的热潮。输入系统变得无比重要。在虚拟现实世界中,键盘和鼠标不再有用,但是单凭头部追踪和视点感应不足以支撑虚拟现实中的交互。 对于移动虚拟现实设备,像GearVR头显所使用的触摸屏和无线游戏手柄这样的工具已经变得十分流行。而连接PC和主机的头显设备则可以对输入系统做更多的文章。三巨头(Oculus、HTC、索尼)都在定位追踪器上花了很大的精力。 O..
2016-06-27
奔驰用虚拟现实技术实现工业4.0
2016-06-13
VR真的好火!这个视频告诉你虚拟现实的前世今生
Oculus、HTCVive、暴风魔镜越来越火的VR究竟发展得如何了?为什么这么火?未来又走向何方?
2016-06-13
美推出全球首款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
近日,联络互动公司旗下的美国Avegant公司推出全球首款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这款产品并不是使用常见的放大屏幕技术,而是使用视网膜投影技术将画面直接投射至用户的眼中。 从外形上来看,虚拟现实视网膜眼镜Glyph像是一款头戴式耳机,没有笨重的显示屏,采用的一体化设计将耳机和整机融为一体,时尚而美观。从技术上来看,它突破了传统3D产品的放大屏幕技术,采用视网膜投影技术,利用200万个微镜粒和自主开发的光学技术将真实、逼真的画面直接投射到视网膜上。 由于采用光学投影,而光的移动几乎没有延迟,这样直接规避了传统显示屏刷新..
2015-06-08
工业4.0将让虚拟与实境能够真正整合
随着智慧工厂的议题不断发酵,也给了制造业一个全新的启发。放眼未来,我们要的,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制造业呢?是像传统那样,有烟囱排放着黑烟,一大群工人辛苦窝在脏乱厂房中的桌角流汗劳动着?还是在窗明几净全自动化的产线上,只有几个工作人员边喝着咖啡边有效率监看着萤幕上的讯号正常与否? 工业4.0的主要概念,就是将智能带入工厂产线中,让虚拟与实境能够真正进行整合。 我们要的,显然不是只能生产的制造业,而是更聪明的制造业。也正因为对于未来工厂有着这样的期待,使得工业界也得因应时代的需求而不停演进。 工研院机械与系统研..
2015-05-17
虚拟实现技术在生产制造中的应用
“虚拟制造”是近几年由美国首先提出的一种全新概念,甚至可以对想象中的制造活动进行仿真,不消耗现实资源和能量。
2015-05-15
“虚拟心脏”有助于揭开心率失常性猝死综合征的谜底
如果一个人毫无预料地突然死去,通常是有潜在性心脏问题。大约每10万人中就有1.3人死于心率失常性猝死综合征(SADS),它也是婴儿猝死的部分原因。最近,澳大利亚张任谦心脏研究所开发出一种“虚拟心脏”模型,能模拟由遗传因素导致的心脏问题,通过在超级电脑上运行,能帮助人们揭开这种最神秘的心脏病的谜底。相关论文发表在最近的《自然·通讯》杂志上。 SADS可能由多种遗传因素导致,会影响电信号通过心肌的方式。如果是基因变异,可以用药物治疗或在胸腔植入除颤器。但那些有潜在SADS风险的人该怎么办呢?基因测序有一定帮助,但并非所有携带变..
2015-02-03
探秘虚拟制造
德国为什么会提出工业4.0?答案是新技术使制造企业的生产形态发生重大变化。变化在于:过去的工业生产过程都是线性的,而现在的新型生产呈现出复杂的网络化特征。 在全球竞争的环境下,制造企业必须要有更加灵活的制造和生产。如近期国内提出在民航研制前,有必要听取驾驶员的意见。而在生产制造的前期,因网络技术的突破也使得制造企业可以直接关注客户需求,网络平台上客户的创意正成为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诸多因素决定,产品的生产前期就必须满足客户需求,而解决这样的问题,借助网络技术支撑的虚拟制造被推上了市场的前沿。 满足复杂需求 ..
2015-01-20
共
1
页 总数:
20
条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