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创新管理

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车间生产调度模式的设计

来源:万方数据   作者:邵佳楠 耿也  发布时间:2013-12-12
企业生产调度是企业全面生产和正常运转的必要手段和重要工具,作为企业作业控制、日常生产管理、生产信息汇集和生产协调指挥的中心,企业的生产调度担负着企业兴衰成败的重大责任,可以说生产调度是企业的心脏。因此,为保证企业安全稳定生产,全面、贯通、协调、统筹、高效的生产调度策略日趋成为现代企业追求的长远目标。文中介绍了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车间生产调度的现状,并结合其车间生产的显著特点,进行了车间生产调度模式的设计。

0 引言

    在新型的市场环境中,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面临着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和错综复杂的市场变化。为了适应高节奏、短周期、动态变化的生产特点,大多数的中小型离散制造型企业选择采用多品种、小批量、快速响应的制造策略。因此与大型企业截然不同的,中小型企业车间往往是小批量生产,甚至是单件生产,从而导致车间生产存在着较多弊端,比如说没有成型的生产工艺,无法采用以往的生产调度模式和生产流程安排,多项目多机器的并行生产调度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经验来完成。这对解决中小型企业生产的复杂性、多约束性、多目标性和不确定性等难点带来了阻碍。要想切实做到节约资源、缩短周期、降低成本,中小型企业要比大型企业更加注重车间生产的调度模式,加强信息化管理,做到逐层推进信息流动,做到物质流和信息流相统一,设计出真正适合于中小型企业的制造执行系统。

1 中小型企业车间生产调度模式的现状

    车间生产调度是对一个可用的加工机床集在时间上进行加工任务集分配,以满足一个性能指标集。典型的车间生产调度问题包括一个要完成的作业集,每个作业由一个操作集组成,各个操作需要占用机器设备或其他资源,并且必须按照可行的工艺次序加工;一个资源集,包括人员、设备、工具和材料等,每台设备可完成工件的若干操作,并且在不同设备上能加工的操作集也可以不同,一个约束条件集,如任务的优先级、工序的先后关系、每个作业要求完成的时间和资源的能力等;一个性能指标集,用以规定生产过程中需要优化的目标,如生产周期、在制品量、订单交货期、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成本等。在约束条件下,调度的目标是合理分配作业资源,合理安排作业的加工次序和加工开始时间,同时使部分或全部生产性能指标得到优化。

    在全面质量管理理论中,影响产品质量的五大主要因素是“人机料法环”,即人员、机器、原料、方法和环境。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同样根据这一理论,生产调度也正是依据这五大要素指导生产的。具体来说,人员是指直接参与车间生产调度过程中的组织者、指挥者和操作者,包括人员的技术水平、心理行为和犯错概率等;机器是执行车间生产调度的设备;原料是执行车间生产调度时用到的全部原材料、配件和半成品等;方法是指在生产调度过程中,从技术、管理、经济效益等方面综合分析的优化方案;环境则是指生产调度过程中的车间现场环境和质量保证体系等。而在实际的生产过程中,生产调度是在接受生产定单并确定其工艺路线后,根据工艺路线和决策支持提供的相关知识编排生产计划,然后对各个工作中心下达生产调度单,在满足时间要求和有限共享资源约束的条件下,分配所需资源与时间,进而完成相关资源的调度。可以说,车间生产调度过程需要一个多元化管理模式,而对于中小型离散制造企业来说,订单的随机性、作业计划和生产调度的复杂性、制作工艺的多样性、生产过程的不确定性和动态性、能力负荷的多约束性和不均衡性最为棘手,需要良好快速响应机制,要求在宏观上规划生产,微观上调控生产效率,增加企业利润。

    一般制造业企业中,生产计划、调度、车间现场管理三个职能形成一种递阶结构。这个过程就是在现有的工艺、机器设备、基础设施和人员配置条件下,在一个时段(调度期)上,为全部机器编排一系列工序的调度表。而此项工作基本是单独依靠计划人员的经验来完成的,我们熟知的可应用于车间生产调度管理的软件一般只是依据调度表的相关数据得出基于机器的甘特图或基于工序的甘特图,显示出所有机器上全部作业的起止时刻,实现调度表的可视化,实现所谓的生产调度现代化,而没有真正利用高效的优化算法对生产调度进行辅助优化。

责任编辑:蔡虹
相关评论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