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正文

回溯创新:一类新的创新模式

来源:万方数据  作者:陈劲 黄衡  发布时间:2013-12-06
进入新经济时代,发达国家的经济持续地保持低增长,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别表现出一派欣欣向荣之势。跨国企业单纯依靠欧美等发达国家所提供的市场已无法满足其增长的需要,为了扩大其全球市场份额,越来 越多的跨国企业正在对发展中国家采用回溯创新( reverse innovation),以获得企业持续发展所需的市场.首先对回溯创新的内涵作了一个全面的梳理与分析,然后通过案例详细阐述了回溯创新的过程,最后就我国企业如何面对回溯创新的挑战提出了建议。

2 回溯创新的内涵

    2.1 回溯创新和全球化的区别

    在2009年10月的《哈佛商业评论》上,达特茅斯大学教授Vijay Govindarajan,Chris Trimble和通用电气首席执行官Jeffrey R.Immelt首次提出“回溯创新”的概念,意指创新在发展中国家(或新兴市场)首先出现或者应用,然后蔓延到发达国家的创新国际化新模式。董颖和陈劲(2010)认为,回溯创新是指在发展中国家(如中国和印度)首次运用,然后拓展到全球市场的任何创新活动。由此可见,回溯创新包含回溯方和被回溯方,回溯方也即技术输出方输出技术,被回溯方即技术输入方接受技术,然后将技术反馈到回溯方。

    一般来说,跨国企业全球化的商业模式是:首先针对本国市场研发出能够满足本国消费者需求的产品,等占据国内市场之后,再在成熟产品基础上.根据全球各个不同市场的具体情况对产品属性进行修改,然后通过子公司在全球的不同市场进行销售,从而实现全球化。在这种情况下,子公司的一切创新活动都是为母公司服务的,并受到母公司的直接控制,自主权十分有限。而回溯创新正好相反:子公司拥有相当大的创新自主权,可以根据当地市场的需求制定研发策略,其创新活动的出发点是为满足当地的市场需求、重新设计产品,而不再是根据当地市场需求、对发达国家的成熟产品进行调整。虽然子公司的研发完全是为了满足当地市场,但也能获得母公司全球化资源和技术的支持。一旦母公司将子公司的这种创新进行改进,并将其引入发达国家甚至是全球,回溯创新也就随之结束。通过回溯创新,跨国企业不仅满足了当地市场,也满足了本国市场。

全球化阶段和回溯创新阶段母子公司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图1 全球化阶段和回溯创新阶段母子公司创新活动之间的关系

    回溯创新与全球化相比,不仅在母子公司创新活动的关系上发生了改变,其研发策略和生产策略也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由单纯地依靠技术或产品输出变成了资本和技术同时输出。

跨国企业不同阶段的研发和生产策略

图2 跨国企业不同阶段的研发和生产策略

    2.2 回溯创新与破坏性创新的区别

    由于回溯创新首先是满足发展中国家中低端消费者的需求,然后再将发达国家高端消费者纳入到目标客户群体中,这与破坏性创新首先满足个性化的非主流市场(可能是中低端消费者),然后再占据主流市场的做法有着一定的相似之处,但这两者并不完全等同。

    简单来说,任何一项创新如果是在发展中国家最先使用,然后再被引入到其它地区,都可以称之为回溯创新。回溯创新已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产品创新或者工艺创新,而是一种囊括了产品和工艺创新的商业模式创新。所谓破坏性创新,是指企业偏离主流市场用户所重视的绩效属性,引入低端用户或新用户看重的绩效属性或属性组合的产品或服务,通过占领低端市场或新市场,再逐渐破坏和取代现存主流市场的产品或服务的一类创新。破坏性创新起初立足的市场不是现有的主流市场,而是一些低端市场或者新市场,然后通过对产品性能的提高逐步侵蚀现有的市场,最终达到取代现有产品的目的。由此我们可以得出破坏性创新和回溯创新的第一个区别:破坏性创新会对市场中处于领导地位的企业形成巨大的冲击,而回溯创新对主导企业的冲击要小得多。其次,在促使回溯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出现的因素上存在着明显不同,下面所列的三种情况都是回溯创新产生的“温床”,但只有第一种情况同时也是破坏性创新产生的“温床”。

    (1)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收入差距会导致回溯创新的产生。由于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远远低于发达国家,这为回溯创新的产生提供了条件。比如向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提供一款功能适当且价格低廉的产品——以5%的价格提供50%的功能。最初这款产品也许不会引起发达国家消费者的注意,但随着产品功能的不断提升,最终也可能获得这些发达国家高端消费者的认可,从而在占据低端市场的基础上再进入发达国家的高端市场,实现同溯创新。

    (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基础设施上的差距也会导致回溯创新的出现。由于发展中国家的基础设施(比如说能源、电信等设施)十分薄弱,因此其新建技术的需求要比发达国家大得多,而后者的技术需求主要是对现有基础设施进行改造而不是新建,因此基础设施的新建技术也能成为同溯创新的对象。

    (3)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可继续发展上的差异也会产生回溯创新。许多发展中国家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受到的环境制约远远大于发达国家。例如海水淡化技术,来自非洲北部的这一需求就比美国西南沙漠的需求要大——因为淡水资源的匮乏严重制约着非洲的发展,要想获得发展就必须解决海水淡化问题。因此,对海水淡化技术最大的需求来自非洲北部的发展中国家,而不是美国等发达国家,一旦海水淡化技术在发展中国家获得成功,发达国家也可以将其引入到国内,实现回溯创新。

    除此之外,回溯创新和破坏性创新在创新主体、创新组织面对的挑战、目标产品的服务或者性能、目标客户或市场应用、创新涉及的市场等方面也存在着较大的差别,总结如表l所示。

表1 回溯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区别

回溯创新和破坏性创新的区别

责任编辑:蔡虹
相关评论
公共服务资源
设为首页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新产品推介和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  桂ICP备10000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