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回溯创新的成功案例
3.1 通用医疗设备案例
通用电气(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业务涉足各个领域,包括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金融服务、医疗造影、电视节目等,其业务遍布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在全球拥有员工近300 000人。虽然GE早在1979年就和我国建立了贸易关系,但直到1990年才在北京成立了第一家合资企业-GE航卫医疗系统有限公司。由于对中国经营环境的不熟悉,GE选择了在中国首先开展医疗设备业务。依据其采用的不同发展策略,可以将通用在中国的发展分为3个阶段(见表2)。
表2 通用医疗设备业务发展历程
从上表中可以看出,GE进入发达国家所采用的全球化策略和本地创新策略在中国并未获得成功,究其原因就是中国等发展中国家和欧美等发达国家的消费者收入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导致了市场需求的较大差异。对于发展中国家的消费者来说,一款功能适当且价格足够低廉的产品(以5%的价格提供50%的功能)才能获得他们的认可。通过将新兴技术首先引入到中国,等技术成熟之后再回溯到本国等发达国家的市场,GE实现了占据全球新兴市场和欧美等发达国家市场的目的,获得了巨大的收益。借助于回溯创新,即使在全球经济不景气的情况下,通用在中国2008年的业绩也实现了25%的增长。
3.2 中国高铁案倒
从通用医疗设备的案例中可以看出,回溯创新能给跨国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但其代价就是极大地冲击了被回溯方的市场。其实只要被回溯方应对得当,不光是回溯方,被回溯方也能从回溯创新中获益,中国的高铁技术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我国从1990年开始就着手讨论高速列车的自主创新,希望能研发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技术,但受制于本身技术水平的制约,一直无法在高速铁路的核心技术上有突破。2004年,我国成功从川崎重工、西门子、阿尔斯通、庞巴迪等跨国企业引进欧美等发达国家的高铁理论技术,通过消化吸收和自主创新,并加以实践,最终形成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铁成套技术,将技术回溯到欧美等发达国家,其模式如图3所示.
图3 高铁回溯创新模式
从图中可以看出,我国高铁技术回溯创新的一个最大特点就是其发起方为发展中国家,针对本国.的实际需求有选择性地引进新技术,对待新技术的态度是积极主动地引进而不是被动地接受。通过这种方式,改变了传统回溯创新中技术输入方的被动地位,变被动为主动,既获得了自己所需的技术,又避免了本国市场在传统回溯创新中可能遭受的重大冲击。
通过回溯创新,我国在短短十年的时间里就成为世界上第四个掌握高铁技术的国家,并且成功付诸实践,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我国长期发展的运力不足的问题。目前,我国投入运营的高速铁路已达到6552营业千米,其中新建时速250—350km的高速铁路3676营业千米。除此之外,我国高铁技术已开始走出国门。我国在境外承揽的铁路项目涉及50多个国家和地区,合同金额有260多亿美元,铁路装备已出口亚洲、非洲、澳洲和美洲等30多个国家。对于欧美等发达国家来说,在此次回溯创新中其既获得了技术转让的资金,也从中国获得了高铁技术实践化的宝贵经验,实现了合作双方的互利双赢。
4 结语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出,回溯创新这一新兴的商业模式能够帮助跨国企业获得新的 客户群体,开拓新的市场,以顺利地实现跨国经营。随着全球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越来越多的跨国企业都会选择使用回溯创新作为企业的扩张战略。这对我们发展中国家来说,既是机遇也是挑战:一方面,跨国企业采用回溯创新必将导致大量的先进技术流向发展中国家,这可以极大地满足这些国家对新技术的需求,从而提高发展中国家的技术创新能力;另一方面,跨国企业在发展中国家设立研发中心,也就意味着该跨国企业对当地市场的重视程度增加,从而使本土企业面临更加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比较落后的产业很可能会受到严峻的威胁。我国作为回溯创新的技术输入国,国内大多数企业都无法回避回溯创新所带来的技术冲击,那么如何应对这种冲击呢?本文认为,与其被动地接受冲击,还不如抓住这一机遇,积极引进跨国企业的先进技术,在此基础上进行消化吸收再创新,不断提高自己的技术水平,进而回溯到技术输出国,实现双赢,甚至是独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