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资讯 » 广西创新动态

冶金装备制造转型升级何处去?

来源:中国冶金报     发布时间:2014-01-03
随着2013年12月中旬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落幕,2014年全国经济工作六大主要任务浮出水面,钢铁和装备制造企业大多将目光集中在“大力调整产业结构”这项任务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化解产能过剩、调整产业结构的举措可概括为:一是推动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组织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市场创新,这被视为根本出路;二是强调市场竞争,推动过剩产能淘汰;三是加大标准约束和执法力度;四是推动产业优化升级,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五是以企业为主体,政府为企业创新提供知识产权保护和人才机制等环境,推动创新。

让员工成为科技创新的“狮子”
 

    有专家分析指出,进入2014年,我国装备工业仍将存在技术投入水平不足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自主开发核心或关键技术能力的一大障碍。这主要表现为:一是企业研发活动投入强度仍然较低,近几年一直徘徊在2%左右的低位区间,与发达国家4%~5%的水平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不能为企业自主创新提供强有力的支撑。二是研发投入分散,多数研发投入在跟踪模仿或配套技术的开发上,面向行业的基础技术研究投入严重不足。三是装备工业科技人员平均拥有量仍然较低,科技活动人员占同期装备工业从业人员的比重较低,仅3%左右,低于工业发达国家5%以上的水平。对此,冶金装备制造企业如何弥补这一“短板”?
 

    “领导者是狮,员工是羊”的观点曾风靡一时,但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董事长谢东钢不这么看:“我是羊,我的同事是狮子。搞科研的人在市场上就该是猛兽,我的目标和工作很简单,就是天天去给狮子们找‘肉’,考虑如何让狮群更强;而狮子们为了填饱肚子,首先要自己寻找猎物。”谢东钢说出这番话的时候,却流露出一种狮子般坚毅的神态。处于中国钢铁装备研发第一梯队并作为国家91家创新型企业之一的中国重型院,就是要每个员工都成为科技创新的狮子。而不搞科技创新,企业早就没有退路。
 

    “给他宽松的环境,宽容他的失败,教他宽厚待人”———谢东钢的”三宽“理念让他身边聚集起一支以工程院院士和专家为代表、以不断创造“中国第一”为目标的千人优秀研发团队。10多年来,中国重型院创造了近百项国产首台(套)业绩,36项中国企业新纪录;获国家和省部级科技进步奖80余项,获授权专利240项。在市场竞争中,中国重型院获得100多亿元的合同订单,净资产增长了5倍。
 

    那么,如何进一步构建创新体系,提升自主创新能力?谢东钢认为,一是针对关键核心技术、基础技术与工艺技术的薄弱环节,充分发挥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以及行业重点实验室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创新机构的作用,采取有效措施加强行业共性技术的研究与投入,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二是联合或配合大中型钢铁企业(集团)重点实验室、技术中心和研发机构,形成以企业为主体的产品技术开发与创新体系,在一些重点领域、重点产业、重点产品以及关键工艺上,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
 

    如何促进冶金生产工艺的创新与冶金装备的进步协同发展?谢东钢说,首先,要脚踏实地,围绕冶金工业细分市场,扩大产品品种,提高对产品质量的要求,采用机械、液力、电气及自动控制、信息等先进技术,改造原有设备,实现工业与信息化“两化”融合;其次,除了在主机产品上开展节能减排研究外,冶金装备行业还须要增加废气、废液、固废的收集和再利用的减排、资源回收单元成套设备研制。
 

    “无论何时何地,科研是设计之骨,创新是科研之魂。企业要不断推动行业技术进步,这也是自身发展的需要。不断创造出‘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精’的新装备,才能保持行业领先地位,才能对行业技术进步起到骨干和引领作用。”谢东钢对此坚信不疑。

责任编辑:蔡虹
相关评论
相关动态
新产品展示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