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资讯 » 广西创新动态

“互联网汽车”不应是车企的万金油

来源:中国工业报   作者:吴 影  发布时间:2014-09-12
  “如今自主品牌的日子越发艰难,想要改变现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向汽车界抛来的橄榄枝当然是一个机遇,却绝不是哪儿都能用的万金油。车企要做的是利用互联网为商业领域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改造,而不是糊里糊涂地打着“互联网汽车”的幌子赚吆喝。
  自特斯拉成功在中国取得了媒体和资本市场前所未有的追捧和热炒后,国内车企也开始眼红,喊着汽车产业也要创新的口号,联合眼下最具“颠覆传统”思维和实力的互联网企业,你侬我侬地鼓捣出了一个汽车发展的新方向——互联网汽车。
  从上汽联姻阿里巴巴打响了互联网造车的第一枪,到北汽娇羞地表示愿为乐视“生孩子”,再到奇瑞推出第一家生产智能互联网汽车的车企凯翼,以及新近推出的吉利将在与沃尔沃联合开发的CMA平台上研发互联网汽车,俨然一副全都被“互联网思维”洗了脑的样子。不过,虽然媒体炒得天翻地覆不亦乐乎,有的看好有的唱衰,但迄今为止还没有哪个企业造出一台真正的互联网汽车,甚至连给互联网汽车定义出一个清晰明确的概念都做不到。
  这样的雷声大雨点小让人不禁疑心,列位车界大哥、互联网巨头是真的瞎子吃汤圆心里有数,还是打算摸着石头过河走哪儿算哪儿,最后造出个弗兰肯斯坦来?
  汉语是一门博大精深的语言,其构词方法之复杂精妙时常让人拍手叫绝,比如“温香软玉”“流觞曲水”“白日焰火”“冬瓜排骨汤”等,不论雅俗,几个名词凑在一块儿就囊括性地表达了其内在丰富的含义。“互联网汽车”这个词也造得深得其中精髓,读来朗朗上口,让人云山雾罩中只觉其中大有文章,但你怎么琢磨也看不透它到底是个什么。
  其实名字解释不清倒也影响不大,毕竟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对企业来说先有个想法能付诸实践就成。
  按上汽与阿里巴巴签署的“互联网汽车”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是要将阿里巴巴的“软件”和上汽集团的“硬件”集合在一辆车上。“软件”包括阿里巴巴集团的“YunOS”操作系统、大数据、阿里通信、高德导航、阿里云计算、虾米音乐等,“硬件”则是上汽集团数十年的造车经验、一整套的整车和零部件开发以及汽车服务贸易体系,最终目标是“建立一个基于互联网的更加便捷的移动智能化生态圈”。
  北汽和乐视合作的新能源汽车“乐车”(LeCar)虽然还在洽谈,但商业模式已在网络传开。“乐车”除了对辅助驾驶进行多项创新性设置,还打算在辅助影像、行车记录云存储、语音操作系统方面展开革新,主打在车内设置移动互联网、多屏合一、优化娱乐的“大屏娱乐”概念,与乐视网有效链接,打造“后座经济”。
  一句话,不论上汽、北汽打造“互联网汽车”的侧重点有多不同,其实都是一个套路,即往车企的硬件生产制造体系这个“壳”里,注入互联网企业的软件技术。撇开“硬件”与“软件”的匹配性问题不谈,这种“攒车”模式无疑跟电脑发烧友在家自制组装机的过程非常类似。
  而凯翼走的路线就高大上了,按其官方说法,凯翼汽车将采用轻资产、重研发的模式,不在生产设备方面进行重投资,而将主要精力花在产品研发和品牌营销上。生产通过委托代工和租赁,充分利用国内现有产能;销售采取实体店与电商相配合的网络销售模式。以此突破传统汽车制造在资金、技术、劳动力上的门槛,聚焦核心环节,专注资产经营效率,实现效益的最大化。
  不过,若把“凯翼”换车“小米”,把“汽车”换车“手机”,以上这段话是否怎么看怎么像“营销大神”雷军在小米发布会上的致辞呢?这分明是在搞汽车代工,从互联网企业的轻资产模式上扒了层皮。
  要说对未来汽车发展方向的猜想,最好的例子都来自科幻小说和电影,比如曾经全球卖座的《第五元素》里外形各异、自动驾驶且能在空中飞来飞去的“汽车”。当然,这种连能源和驱动方式都完全改变了的高度智能化的交通工具就目前而言还太遥远,但已经开始成为国外车企研究的课题。
  反观国内车企的互联网汽车发展战略,要么是在汽车内部加载上更丰富的电子操控和娱乐功能,要么是模仿互联网企业的营销思路,给人的感觉是,以轻资产的代工模式生产集合了电脑与手机功能的传统汽车———难道,所谓的互联网汽车就是能载人的手机么?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名誉理事长张小虞在今年9月的中国汽车产业发展(泰达)国际论坛上就针对互联网汽车表示:“互联网就是一张皮,它必须和产业结合。比如说马云他能生产车吗?他就是忽悠。淘宝也是忽悠,给用户一个便捷。他能代替功能吗?他不行……” 
  也许,张老的话有些过激了,互联网虽然只是一张皮,但它确实改变了与之结合的行业,颠覆了拒绝跟随其潮流的企业。其实,车企跟互联网企业联合也是好事,但是其操作方法绝对不是现在这样心浮气躁地一门心思炒作概念而不重实质。
  如今自主品牌的日子越发艰难,想要改变现状的心情是可以理解的,互联网向汽车界抛来的橄榄枝当然是一个机遇,却绝不是哪儿都能用的万金油。车企要做的是利用互联网为商业领域带来的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手段去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自我改造,而不是糊里糊涂地打着“互联网汽车”的幌子赚吆喝。
责任编辑:朱振杰
相关评论
新产品展示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