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技术系统进化法则在粉碎机创新安全设计中的应用
2.1 问题描述
随着能源需求压力加大和林木质能源显著优势的逐渐突出,国内外加快了对林木再生能源研发的步伐。而大部分林木生物质原料在开发利用前期都需要进行粉碎加工处理,以便进一步加工利用。迄今市场上还没有专为林木生物质能源产业化设计制造的粉碎机,多用秸秆还田粉碎机、林业碎木机械以及饲料产业的牧草秸秆粉碎揉搓设备等替代,其中锤片式粉碎机应用最为广泛。
锤片式粉碎机结构如图3所示。工作时,将物料由进料口送人粉碎室,首先被锤片打击,得到一定程度的粉碎,同时以较高的速度甩向固定在粉碎室内部的齿板和筛网上,受到齿板的碰撞和筛网的搓擦而进一步粉碎。在粉碎室中如此重复进行,直至粉碎到可通过筛孔为止。
图3 锤片式粉碎机
粉碎机在工作过程中转子转速很高且有多把刀具同时高速切削物料,极易发生安全事故。因此,在产品设计时必须充分考虑安全性。鉴于安全系统具有非线性、混沌、分形、模糊性等复杂特性,而安全科学具有高度综合、跨学科和横断、交叉以及复杂的系统性,因此,笔者尝试应用TRIZ进化理论进行创新安全设计。
2.2 S-曲线分析
所设计的林木生物质粉碎机是一种为满足新需求出现的新产品,现有技术系统有许多设计问题和难题,可靠性差、效率低,缺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发展缓慢。按照S-曲线各个阶段的特征,现有产品处于初始期。
建议加大研发力度,设法提高系统的有用功能,降低成本和有害功能。
2.3 技术系统进化预测
应用完备性法则、能量传递法则、协调性法则、提高理想度法则和动态性进化法则分析当前技术系统特征,确定系统所处的位置;预测下一代产品可能的结构状态或应用的原理,产生创新设计方案。
2.3.1 应用完备性法则
系统的动力装置是电动机,传输装置足主轴传动系统,执行装置是粉碎刀具,缺少控制其他组件协调动作以实现系统功能的控制装置。应用完备性法则进行进化预测和产品构思,可以增加系统的控制装置,向人工更少介入的方向发展。
构思方案:应用变速电动机,根据产量和粉碎粒度的不同要求选择不同的主轴转速。
2.3.2 应用能量传递法则
系统的进化是沿着缩短能量传递路径,减少能量损失,提高能量传递效率的方向发展。
减少能量损失的途径有:①缩短能量传递路径,减少传递过程中的能量损失;②最好用一种能量或场贯穿系统的整个工作过程,减少能量形式的转换导致的能量损失;③如果系统组件可以更换,可将不易控制的场更换为更易控制的场,按照机械场-声场-热场-化学场-电场-磁场/电磁场的顺序,场的可控性增加,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目前粉碎设备用的是机械场,有效能量的利用率大约仅占0.3%-0.6%。这是由于在物料粉碎过程中,会产生发热、振动和摩擦等作用,约有95%-99%的能量转化为热而逸散,使能源大量消耗。
构思方案:可采用热场,利用爆炸、压力方式粉碎物料,提高能量传递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