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创新
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企业往往会对现有难以有效运作的企业结构进行调整,以改善其运行效率,提高经营绩效。实际上,企业的结构调整也是一种创新,企业结构创新是企业建立持久性竞争优势的一个重要因素。在经济全球一体化下,企业只有主动适应市场,才能保持长久的核心竞争力,赢得可持续竞争优势。企业的结构创新可以从产品结构创新、经营结构创新、管理结构创新、人才结构创新等方面进行。
1.产品结构创新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立足于市场,生产适销对路的产品,适时根据市场的变化及时调整产品结构,进行产品结构创新,把发展重点放在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上。如著名的“双星”集团以鞋、轮胎、服装、机械、热电为五大支柱产业,并锁定子午线轮胎、专业鞋等高端产品,大力开展技术研发,扩大高端产品的生产规模。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产品的大幅增加,为“双星”集团参与市场竞争注入了新的活力。
2.经营结构创新
现代企业不仅要生产适销对路的高端产品,而且要在经营结构方面下功夫,不断创新其经营结构,细分细化市场,凭借技术、质量、服务、品牌优势,运用灵活多变的经营方式,扩展国内国外市场,为企业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管理结构创新
由于作为自变量的商业环境随时在发生变化,因此,作为因变量的企业管理也必须适时调整。企业只有运用灵活多变的管理方式,加强企业内部管理,拓展企业外部环境的管理,才能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竞争中形成进可以攻、退可以守的良好运作环境。管理结构创新包括管理的创新、对创新活动的管理和创新型管理三种形式。管理结构创新是把创新体现在企业管理过程中,而且要求整个结构和成员都是创新型的。
4.人才结构创新
当今世界的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素质和科技实力的竞争。人才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决定性因素,更是一个企业生存发展的关键性因素。知识经济时代的企业,更有必要把人才结构创新放到企业创新的重要地位,在企业内部调整人才结构,充分发挥人才的作用。
(三)组织创新
企业组织创新是企业创新体系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对企业组织的流程、结构、内部管理制度和规范等进行的一系列重组或变革,是企业在内外部两种环境的压力下,以非常规发展方式所进行的模式转换。组织创新的实质是建立一个有利于企业组织目标实现、适应环境持续变化的相对稳定的组织系统,该系统能保持效率,并能敏锐地感觉到环境的变化,不失时机地进行自我变革和调整以适应变化的环境。目前,众多企业的通病是管理水平低、工作效率差、信息传导慢,企业内部组织形态不科学,尤其是组织结构不合理。缺乏充满活力的机制则是产生这一问题的症结之一。实施组织创新不仅是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也是企业自我发展的必然选择。
按照唯物辩证法的内因与外因的辩证关系原理,组织创新是企业内部原因与外部原因共同作用的结果。首先,企业组织创新是为适应外部环境变化而进行的。外部环境主要指市场,企业的一切生产活动均围绕市场进行,市场是一个多变的因素,其发生变化,企业的组织必定要发生变化,促使企业采取相应的调整措施,革新企业组织。革新目的在于改善企业自身的融资环境,提高企业的组织效能,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其次,从自身内部组织进行革新是提升企业竞争力的基础。内因是决定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因此,企业必须从自身内部组织进行革新,革除对生产不利的组织要素,建立科学合理、分工协作的组织体系,提高企业生产力水平。只有创新组织体系,企业内部各层次、各部门乃至每个成员才能各负其责、各尽其能,各个部门的努力才能够凝结成一股绳子,发挥巨大的力量。
(四)文化创新
进入知识经济时代,着力实现企业文化创新,解决企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是企业所面临的迫在眉睫的重要任务。
作为一种管理理论和管理方法,企业文化的本质是知识管理。与科学管理理论相比,它是一种更高层次的管理思想和管理方式。企业文化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目的是提高管理的绩效。由于企业文化能够给企业注入活力,推动企业的经济增长和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确立有特色的经营理念,弘扬能够激发员工创造性的企业精神,树立可赢得顾客信赖的良好形象,业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
依托知识智能和科技进步进行企业文化的创新,是知识经济时代企业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企业文化的形成是企业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的积累和社会文化影响的结果,体现着企业的经营理念、价值观和行为方式,在企业的生存发展中起到导向、约束、激励、凝聚和传播的作用。迎接知识经济的挑战,文化创新十分关键,要针对知识经济的特点和企业面临的具体情况进行文化创新,企业才能求得生存和发展。不创新就必将被淘汰。历史上从来没有一个时代像知识经济时代这样呼唤创新、需要创新和激励创新,一个缺乏创新能力的企业,将会动摇其存在的根基并陷入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