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创新对一个企业、乃至一个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已经无需多言,也正因为如此,近几年来国内研究管理创新方面的成果很多。但已有成果大多集中在管理创新的概念、意义、内容、发展趋势和思维特征等方面,而对于如何遵循这种思维特征、顺应这种趋势去实现创新,尚未提出过系统的思路与方法。
如李必强先生提出了管理创新的七个方面的内容:管理思想的创新;管理理论的创新;管理制度的创新;管理组织的创新;管理模式的创新;管理方法的创新;管理手段的创新。路超等先生提出:管理创新至少包括下列五种情况:提出一种新的经营思路并加以有效实施;创设一个新的组织机构并使之有效运转;提出一个新的管理方式方法;设计一个新的管理模式;进行一项制度的创新。王家斌等先生提出了中国企业管理创新的十大层面:管理观念的创新——企业的灵魂和基础;企业组织的创新--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管理模式的创新--传统等级制管理向人本网络化管理转变;管理技术创新--“硬”管理与“软”管理的有机结合;管理文化创新——企业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管理方式的创新——刚性管理向柔性管理的延伸;管理视角的创新——封闭的眼界到开放视野的转化;管理维度的创新--“单维”发展到“三维”空间(从管理技术到组织文化和人);管理沟通的创新--人与人的交流到全方位互动;管理战略的创新--从追逐短期收益到寻求长期优势。张成考先生则指出了21世纪企业管理创新十大趋势:经营战略全球化;竞争理念双赢化;企业组织学习化;管理行为人性化;经营决策知识化;管理手段信息化;风险管理超常化(超前管理风险);顾客服务个性化;生产模式柔性化;管理文化兼容化。梁镇教授在其所著的《企业管理创新》一书提出了“四全管理创新”的观点(全员性管理创新;全方位;全过程:全面效益)和企业基础管理创新的新思路。
王续琨等先生从四个方面提出了管理创新的思维特征:创新思维的问题警觉性;思域开阔性;成果独特性;随机递进性。同时提出了四个方面的管理创新的思维方法:发散思维方法(利用已有的经验和知识,通过联想、比较、综合等形式寻求各种解决方案的一种思维方法);系统思维方法;逆向思维方法;侧向思维方法(借鉴其他领域的事物或知识)。卞华等先生也从四个方面提出丁管理创新思维的特性:否定性(从反面或对立面来思考管理,把管理中落后的、过时的、没有价值的东西排除);独立性;自变性;超越性。
包括上述文章在内的许多成果只给出了管理创新的基本内容、一般方向和思维特征,但没有给出作为一个决策主体(比如一个企业)在一个特定的环境下(一种管理状态)究竟需要哪方面创新?要创新可以利用哪些理论、方法和手段?对应一个问题有没有一个、或者多个特定的解、或者至少是解的思路?创新活动实施后会达到什么状态?特别是,对于一些非管理专家,能否有一种工具(像机械设计手册那样)启发和指导他们创新?已有的研究成果尚不能回答这些问题。
专家已经提到“仅有管理创新的动因是不够的,还要采用科学的、先进的创新模式和方法,才能有效地实现管理创新”。李必强先生给出了集成管理的概念,并把它作为实施管理创新的一种模式和方法。该成果指出了:现代生产、技术、管理同时朝着分工与综台两个方向发展,而集成正是把分工与综合融汇在一起的纽带,是克服片面强调分工而造成消极后果的有效方法。但如何集成,没有提供更具体的方案。李先生提出构造先进的创新模式和方法的重要性,并给出集成管理的模式和方法。这是一个重要的思路,但还不能构成一套方法。
本文是要借鉴一种国际上流行的技术创新的理论与方法——TRIZ在理论与方法,提出一套应用于管理创新的思路,以期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供一整套提高管理创新效率和效能的理论与工具,将企业的创新建立在科学的思维与方法之上,使关于管理创新的研究不是只停留在概念、理念、思维方式和前景展望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