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技术前沿

长绒棉加工创新工艺试验研究

来源:万方数据   作者:赵明 韩金  发布时间:2013-08-27
在传统的长绒棉加工工艺中,一般仅配置了气流式皮棉清理机。虽然对棉纤维的长度损伤小,但皮棉中的杂质含量仍较高。文章介绍了长绒棉加工工艺的创新设计和试验验证情况,并对试验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

1 研究背景

    2009年7月,中棉集团与全国棉花交易市场达成股权转让协议,中棉集团全资控股京棉配送阿瓦提棉花产业化有限公司。作为主要从事长绒棉收购加工的阿瓦提京棉配送长绒棉生产线,原配备40台MPY-100滚刀式皮辊轧花机、MDY-400A型打包机一台及相应附属设备,年加工长绒棉皮棉4000t。因当年接手时已接近收购季节,中棉集团仅对原有棉花加工设备进行了检修,2009年经历了一个完整的收购、加工期。在加工过程中发现两个问题比较突出:一是产能明显不足,二是加工出的皮辊棉外观形态差,杂质含量偏高。

    2010年第4期《中国棉花加工》刊登了新疆大学王惠、徐红等合著的《长绒棉机采与手摘的探究性研究》,文中对比了长绒棉机采与手摘的一些检验指标,侧重于研究采摘环节的工艺创新对长绒棉物理指标的影响,本文则侧重于对不同加工工艺对手摘长绒棉物理指标的影响的探讨。

2 长绒棉加工创新工艺设计

    为解决上述两个突出问题,2010年中棉集团决定对长绒棉生产线进行产能升级改造,对加工工艺进行必要创新,为此专门成立了项目技术改造小组(以下简称项目组)。

    2.1 在用长绒棉加工生产线的基本配置

    在用的长绒棉加工生产线配置有40台皮辊轧花机,分为4组,每组10台,每两组配一台清花机和一台气流皮棉清理机;在喂棉方式上采用的是绞龙配棉工艺。

    2.2 长绒棉加工生产线创新工艺设计

    2.2.1 工艺设计。根据阿瓦提公司周边可控资源量、棉花加工工艺及棉花加工质量的实际情况,经过实地勘察、测量后,项目组决定,利用现有车间长绒棉与细绒棉生产线之间的原废旧“三丝”挑拣机的位置,增加20台皮辊轧花机,加上原有的40台共60台,排成4行;更换一台快速400型打包机;经过权衡,项目组决定尝试增加锯齿皮棉清理工艺并改用风力配棉形式,每20台皮辊轧花机配一台清花机、一台气流皮棉清理机和一台锯齿皮棉清理机。

    项目组认为,这种新的工艺设计,既可以提高长绒棉的加工产量,又能提高棉花加工质量,同时也实现了一条线产能变两条线产能的目标。

    2.2.2 风险控制。为保证创新加工工艺的可行性,将工艺的创新改造风险降到最低,项目组在方案实施过程采用了以下两方面的风险控制措施:

    一是采用灵活的设备安装方式。将气流皮棉清理机与锯齿皮棉清理机采用上下罗列的形式进行安装,二者之间以三通阀连接。这样以来,加工出的皮辊棉既可以用锯齿皮棉清理机进行清理,也可以只采用气流皮棉清理机进行清理,增强了工艺的灵活性。

    二是改造皮棉清理机内部结构,保证长绒棉长度不受损伤。众所周知,如果用传统的锯齿皮棉清理机清理皮辊棉会损伤棉纤维,这就有违皮辊轧花的初衷,因为皮辊棉的主要特征是加工过程不损伤棉纤维,能够较好地保持棉纤维原有的物理性质。那么,能否既对皮辊长绒棉进行清杂和梳理以提高皮棉质量,又不对棉纤维造成损伤呢?通过市场调查分析,项目组决定使用无给棉板、无毛刷的新型锯刺型皮棉清理机。

    项目组组织人员对现有皮棉清理机进行了改造,改造后的皮棉清理机的工作原理与细绒棉皮棉清理机基本相同。采用上进棉方式,可方便在任何皮辊棉生产线上安装;排杂刀设为八把,可最大程度的排除皮棉中所含杂质,清杂效率可在50%以上;无毛刷的结构可最大程度的减少棉结和索丝的产生,且可对索丝进行有效的梳理,同时,也减少了工作过程中的机械振动和动力消耗,使得设备高架安装成为可能。

责任编辑:蔡虹
相关评论
公共服务资源
促进会会员征集
设为首页  |  关于我们  |  会员服务  |  友情链接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工业创新促进会 ©版权所有  桂ICP备14000625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