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陷入发展困境的大多数棉纺织企业来说,出路在哪里?调整升级的行业发展方向已明确多年,究竟应如何实现?中国棉纺织行业协会会长朱北娜指出,未来我国棉纺织行业将围绕科技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在科技进步、产业升级、结构调整、品牌建设、市场开拓以及效益提升等方面加大力度。这都离不了纺纱新技术和新原料的应用,这是行业发展的有力支撑点。
在不久前发布的《纺织工业“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高棉、毛、麻、丝天然纤维资源利用水平,加强高效、节能新型纺纱、织造工艺技术的研发和产业化推广,实现纺织产品的多样化和高档化”也被列为发展的重点。
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博士生导师程隆棣,武汉纺织大学教授徐卫林等业内专家的分析建议指明了纺纱新技术和应用新原料的发展方向。新型原料与新型纺纱技术的组合将触发创新效应,创造出全新的产品体系。
关注三种新型纤维
棉纺织新原料体现出生态化、功能化、高性能化三大发展趋势。未来应重点关注高仿棉聚酯纤维、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新型再生纤维等三大新型纤维的发展。
东华大学副校长俞建勇指出,作为加工对象,原料的发展构成了棉纺织行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方面。他认为,目前,在棉纺织新原料方面主要体现出三大发展趋势。第一是生态化,注重在天然纤维、再生纤维、生物质合成纤维三个领域推进工作。第二个大的趋势是以功能化提升产品档次。功能化现在主要在四个方面推进,一是形态上差别化纤维,第二是功能差别化,第三是功能进一步向人工智能方向发展,第四是把这些形态、功能、智能综合起来,形成高仿真的纤维原料。第三个趋势是高性能化,高性能化纤维在各行各业得到广泛的应用。
对于如何提高棉、毛、麻、丝等天然纤维资源的利用水平,俞建勇认为,从棉纤维来说,有两大发展方向,一个是如何利用生物工程的方法,进一步提高棉花单产,进一步提高棉花品质。另外一个方向是发现新的植物纤维。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如何补充棉花纤维资源的不足,以各种细化以后的高品质的麻纤维补充棉花,这也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在目前的形势下,需要重点关注哪些新型纤维的发展呢?东华大学博士生导师程隆棣认为,未来应重点关注高仿棉聚酯纤维、新型天然纤维素纤维、新型再生纤维等三大新型纤维的发展。
程隆棣介绍说,目前天然纤维量比较少,化学纤维在近几年来异军突起,而在化学纤维中80%是聚酯纤维,但是普通的聚酯纤维与棉制品相比在舒适性上相差很多。因此,具有良好的舒适性和吸湿排汗等功能的高仿棉聚酯纤维将有很大的市场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