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逆向思维法、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头脑风暴、问题探究等等,实践证明,有目的地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 “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造思维法
所谓自由创造思维法是思维者通过思维活动的自由创造而设想出理想客体达到把握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自由创造思维法是爱因斯坦提出和倡导的一种科学的创新思维方法。爱因斯坦指出:“事实上,我相信,甚至可以断言:在我们的思维和我们的语言表述中所出的各种概念,从逻辑上看,都是思维的自由创造,它们不能从感觉经验中归纳得到。”自由创造思维法是科学研究者广泛运用的一种思维方法。前苏联科学家齐奥尔科夫斯基就是运用了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展开想象的翅膀,充分发挥想象力,创立了他的星际航行理论,人称“星际航行的先驱者”。
齐奥尔科夫斯基小时候是善于异想天开的孩子,8岁时,他母亲送给他一个大氢气球,这个能在空中自由飘动的小玩艺,引起了他极大的兴趣。他常常聚精会神地仰望天空思索:能否乘坐着气球去航行呢?可是到了10岁时,他因患了猩红热引起并发症,完全失去了听觉。在这种情况下,他以顽强的毅力在科学的道路上攀登,白天到苏联国立最大的图书馆自学,刻苦攻读。晚上他运用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尽情地展开想象的翅膀,设想出种种理想客体,来实现飞行的愿望。他想:是否可以制造一个永远悬在天空中的金属气球呢?能否发明一种航行飞行器呢?能否利用地球旋转的能量呢?——有志者,事竟成。早在1883年,他在《自由空间》一文中阐明了宇宙飞船的设计方案。19世纪30年代,他运用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发挥无比的想象力,撰写了两篇科幻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人类飞向其它行星的前景。1903年,他完成了《利用火箭仪器研究宇宙空间》的论文,并发现了著名的齐奥尔科夫斯基公式——火箭运动公式。他首次提出液体燃料火箭的思想,并设计了世界上第一枚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构造示意图。为了提高火箭的质量比,1929年,他发表了《火箭列车》的论文,首次提出了多节火箭的设想。当今,世界各航天大国所发射的宇宙飞船,包括我国最近发射的“神舟”一号、二号宇宙飞船,都是使用多节火箭发射的。他还提出了建立星际太空站的大胆设想,现在这些设想都已经成为人类征服太空的现实。齐奥尔科夫斯基不仅是个聋子,而且是学业上没有受过任何专家教授指导的人,是一个未进过中学和大学的人。因此,当时有很多人把他贬为“无用的空想家”和“狂妄的设计师”。这一切都没有阻挡他探索攀登的步伐和自由的创造思维,在星际航行方面奉献了光辉的一生。在他墓前耸起的高大的纪念碑上隽刻着这样的话:“地球是人类的摇篮,但是人不能永远生活在摇篮里,他们不断地争取着生存世界和空间,起初小心翼翼地穿出大气球,然后就是征服整个太阳系。”
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在创造人类的文明的活动中,发挥出无与伦比的作用。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实际上是开发人的想象力并把想象力转化为创新能力的思维工具。因为创新要以想象为先导,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心理和创新的意象。如何激发创新意象,这就需要一种思维方法去启动想象的翅膀,让科学创造的想象翅膀发挥出想象力,并把想象力转化为创新能力。实现想象力的开发并向创新能力的转化,这就是自由创造想象思维方法特殊作用的结果。那么,如何开发想象力呢?首先,我们要了解一下,想象有哪些种类?
根据想象有无目的性和自觉性,可以把想象分为无意想象和有意想象。
无意想象是事先无明确目的,不自觉的想象。它常常由客观事物的某些外形特点引起,多发生在注意力不集中或半睡眠状态。它是想象中最简单和最初级的形式。有意想象是有预定目的任务、自觉的想象,它常常是由语言引起并在思维的影响下形成的。有意想象通常又分为再造想象、创造想象和幻想三种类型。自由创造思维方法特别需要的是创造想象力(包括科学幻想力)的开发。
开发想象力,首先要“敢于想”。事生于虑、成于做。科学家告诉我们:“人们‘不可能’做的事,往往不是由于缺乏力量和金钱,而是由于缺乏想象和观念。”人类思维中的无与伦比的想象力,是科学不断进入未知领域的原初动力,所以要敢于异想天开,不怕胡思乱想。其次要“能够想”。想象的火花迸发于丰富的知识矿藏,创造想象尤其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人们知识、经验的多少直接影响想象力的深度和广度。所以,我们要拓宽视野,博览群书,扩大知识领域,丰富表象储备,这样才能够产生科学的创造想象。否则,就会想“想”但却想不出,或者“想”得出的却是无用的空想。再次要“善于想”。要打破常规跳出框框想,跳出传统的框框、书本的框框、名言的框框、经验的框框和从众的框框,任想象不受束缚地自由飞翔。要围绕一点,向外发散,朝四面八方想开去,也就是实现幅射思维。让我们展开想象的翅膀,自由创造地思维吧。
责任编辑:阮海琼
上一篇:顺应反向创新之潮
下一篇:怎样利用头脑风暴法开发新产品
相关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