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创新知识 » 正文

事生于虑,成于做--谈创新思维方法(转载)

来源:百度文库  作者:不详  发布时间:2014-05-28
创新方法有很多种,例如逆向思维法、自由创造思维方法、头脑风暴、问题探究等等,实践证明,有目的地学习创新思维方法,对于我们培养和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

      培养灵感思维,需要具备以下一些主观条件:
  一是要有需进行创新思考的题目。“饱食终日,无所用心”的人,没有什么问题需要思考,自然也不会产生灵感。由于自身的好奇心和求知欲,或者由于客观实践的需要,所产生的创新思考题目,是灵感的“种子”。不播下创新思考的题目,就不可能收获创新灵感之果。
  二是要有必需的有关经验和知识作为基础,这是灵感产生的土壤。灵感什么时候在头脑中出现是偶然的,但它产生的原因却是具有必然性。经验和知识是产生灵感的基础。笛卡尔拥有渊博深厚的哲学知识和数学知识,他才可能获得最终导致创立解析几何学的灵感。不可能一个头脑空空的人,能产生多么有价值的灵感。
  三是要对问题作较长时间的反复思考。“没有一番寒彻骨,哪有梅花扑鼻香”,灵感是辛勤劳动的结晶,所谓“不思而至”这是灵感出现时的一种假象。德国哲学家黑格尔曾嘲讽过那些以为可以不经艰苦思索就能获得灵感的人:“最大的天才尽管朝朝暮暮躺在青草地上,让微风吹来,眼望着天空,温柔的灵感也始终不会光顾他。”
  四是要注意随手记录。灵感常在一闪念间出现,很容易忘记,特别是梦中出现的灵感,更是稍纵即逝。因此随手记录是“捕捉灵感的一个普遍使用的好方法”。文学大师茅盾告诫文学青年:“应当时时刻刻身边有一支笔和一本草簿,无论到哪里,你要竖起耳朵、睁开眼睛,象哨兵似的警觉,把你所见所闻随时记下来。”
责任编辑:阮海琼
相关评论
相关知识
公共服务资源
设为首页  |  会员服务  |  广告服务  |  法律声明  |  友情链接  |  意见建议  |  联系我们
中国·广西新产品推介和交易平台  ©版权所有  桂ICP备10000007